白衣天使之歌
1月15日上午10时,采访团来到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的纳兹穆贾医院。在中国援桑医疗队的办公室里,外科主任吴刚告诉记者,桑给巴尔虽然是坦桑尼亚第一大岛,人口百万,但这里的医疗条件很差,只有几家不大的医院,纳兹穆贾医院是岛上最大的。每天来这里就诊的人络绎不绝,很多病人是冲着中国大夫来的。在这里,中国医生占到了专家总数的一半以上,涵盖了包括耳鼻喉科、神经科、麻醉科、内科、放射科、中医科、外科等大多数科室。
41岁的吴刚来自江苏徐州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但在这里,只要是外科的病,包括各种普外、脑外、胸外,他都得看,工作量比在国内时大得多。最忙时,他一天接诊50多病人,手术最多时一天做了12例。
就在记者和吴刚谈得正欢时,一位脚穿雨靴、身着乳白色皮围裙的女大夫,大汗淋漓地走了进来。她就是隋灿烂,中国援助桑给巴尔医疗队妇产科主任。
同往常一样,隋大夫和她的中国同事们上班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到队里这间不到10平米的办公室换上工作服,一切都很平静。突然,一位当地孕妇出现难产的征兆,必须立即手术。
剖腹产手术进行了3个小时,母子平安,8斤多重的男孩出生了,隋大夫的手术衣也被汗水湿透了。
隋大夫是来自江苏的这期医疗队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她告诉记者,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类似这样经她抢救转危为安的产妇和婴儿究竟有多少已经记不清了,留在她记忆中的只有那些当地人一张张感激的面孔。
40多年来,中国已派出20多期医疗队援助桑给巴尔。吴大夫和隋大夫都属于第21期医疗队的队员。他们和另外10多名来自国内的同事一起,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里,共完成门诊量32861人次,手术2892例,急诊手术及抢救864例,针灸2150例,X光检查报告10992人次,心电图检查4120人次,药房发药34050次。
中国大夫凭借自己精湛的医术和崇高的医德赢得了桑给巴尔人对他们的尊重,他们走在大街上经;崤龅降钡厝擞盟雇呦@镉锿谴蛘泻簦骸澳愫,欢迎你!”
在医院采访时,记者先后采访了当时正在医院取药的桑卫生部前常务秘书奥斯曼先生和主管医疗的院长赫梅德女士,他们都对中国医生高超的医术和无私的奉献表示钦佩。在桑岛,常务秘书相当于常务副部长。
在桑给巴尔码头准备返回达累斯萨拉姆时,记者与桑现任卫生部常务秘书纪大伟不期而遇。船上,他主动向记者讲述了很多关于他与在桑援助的中国大夫之间友谊的故事。他说,中国医疗队在桑给巴尔卫生事业中的作用和他们为当地人民健康所做的贡献,桑给巴尔是不会忘记的。
去年9月13日,中国援助桑给巴尔医疗队全体队员应邀做客总统府,邀请者正是总统府主人、桑给巴尔总统革命委员会主席卡鲁梅总统。
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的莫希比利医院,也同样活跃着一支中国医疗队。这支队伍来自山东,队长甘连喜在这里已经工作了12年,先后带过4支医疗队。
救死扶伤只是中国对非医疗援助中最常见的事儿,在非洲的中国医生,除了每天超负荷的工作外,还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为非洲培养各类医学人才。
中国援助坦桑尼亚医疗队神经外科专家姬广福告诉记者,“我们肩负着临床工作和实践教学的双重任务,平时在工作中手把手的教当地医生怎么看片子,如何诊断,怎样治疗”。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他带过的实习医生就有200多人。
在莫希比利医院的儿科门诊楼的一层,有一间20多平方米的中药房,药房里摞满了黄色纸箱,箱内是中国政府捐赠的中药。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就和坦桑尼亚就中西医防治艾滋病展开联合研究。这一项目负责人瑙米·姆潘巴医生用一口流利的中文介绍说,目前这里每周开展3次艾滋病中医门诊,每次前来就诊的病人都有10至15人。
就在记者刚走出药房时,一名妇女款步朝着药房方向走来,老远处就和姆潘巴医生亲热地打招呼。她是一名家住坦桑尼亚议会所在地多多马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经姆潘巴医生介绍,她微笑着和在场记者一一握手,接着便用斯瓦希利语断断续续地讲述着自己的经历:
她下个月就满55岁了,现在多多马给一户人家做饭。1993年,感到身体不适,浑身乏气,肌肉酸痛,经检查发现感染了艾滋病毒,是丈夫生前传染给她的。经朋友介绍,她找到了中国医生,吃完第一个疗程5副药之后,症状有所改善。14年来,每个月她都从多多马来这里抓药,一直坚持服药,病情比较稳定。她说:“中国医生对我很热情,不害怕我,不歧视我,也不欺负我!
据她称,她先后介绍过4名艾滋病毒携带者来找中国医生看病,除了她的亲妹妹后来死了,其余3个人也都和她一样健康地活着。
非洲是艾滋病的高发区,任何一个手术都有被感染的危险,然而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曾未停止向广大非洲国家派遣医疗队,治愈的病人不计其数。在今后3年里,中国还将为非洲培训培养包括医疗卫生人员在内的1万5千名各类人才,为非洲援助30所医院,并提供3亿人民币无偿援款,帮助非洲防治疟疾,用于提供青蒿素药品及设立30个抗疟中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