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濒大西洋几内亚湾的尼日利亚,经东临印度洋的坦桑尼亚,再到红海西岸的苏丹,记者随中国首个中央新闻单位赴非采访团,在对三国的两周采访中,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是曾经或依旧打拼在这块土地上的中国人:打井队、医疗队和筑路大军。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汗水写就了中非友好合作的新篇章。
寻找生命之水
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北行20公里处,有一个小镇子,叫迪泽镇,属于布瓦里区。镇上有一所公立女子中学,过去师生们饮水很困难,要走很远的路才能找到水,而且不卫生。
去年,一个中国打井组来到学校,在校园里打了两口井,才使学校的全体教职工和5000名寄宿学生能够方便地喝上洁净的井水。
12日下午2:30左右,采访团一行驱车来到学校采访。正逢学生午饭时间,淡黄色的校舍间,到处穿梭着身穿蓝色或粉色校服裙的女孩子的身影,有的拿着饭盒去打饭,有的则拿着盆或提着桶去打水。
采访团下车后,跟着打井技术组组长朱国义,径直朝着位于校园一角的水井处走去,这是一口手压泵井,手压泵出水一侧的上端印着一面鲜艳的中国国旗,国旗下面用中英两种文字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援建”。就在离这口井不到100米的地方,是打井组为学校打的另一口井,那是一眼电泵井。
校长扎多克·阿迪加带着一帮学生已经在手压泵井旁等候采访了。接了满满一杯清澈的井水,阿迪加抬起头,一口气喝了下去。
16岁的艾霞·茉莎告诉记者,去年中国人帮她们打了这口井后,全校师生不仅饮食用水解决了,而且洗澡、洗衣服全都靠它!罢饩翟谔袅,”茉莎说,“我们非常感激中国!”
自2005年底以来,中国打井组已在尼日利亚的联邦首都区、尼日尔州和索科托州等地,为当地百姓打出220眼手压泵井,7眼电泵井。
根据中尼两国政府2004年的相关换文,中国政府同意承担援尼打井供水项目,在尼全国18个州180个地方政府和首都4个区打598眼水井并提供和安装水泵、水箱、发电机房、铺设管道。这一项目的实施者是北京地矿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的一个项目组。整个工期32个月,计划明年七八月份完工。这意味着,除法定节假日和公休日外,这个含厨师才12人的小组,几乎每天要打出一口井。
“我清楚中国朋友在这里打的每一口井”,尼日利亚联邦水利局市政工程师瓦卡基·汤姆斯对记者说,“每一口井都是一个故事”。
汤姆斯说,别小看这一口井,每口井,都要经过综合水文地质调查,物探定井,电泵井还要进行物探定井测斜,也就是井位的确定。在干旱少雨的非洲寻找井位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哟。但是,“好在中国人很厉害,他们知道哪里不可以打井,哪里可以打井,哪里可以打多深的井!
他说:“全世界没有人能像中国人这样帮我们做这么大的好事!”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