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3年多来,从未有过一部纯港产片进入内地发行、上映
★ 文/列孚
CEPA(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安排协定)签署后,虽然明文规定香港电影不再列入进口片配额,可以进入内地发行、上映,但是,该协议实施3年多了,却从未有过一部纯港产片进入内地发行、上映,只有合拍片或是有银都机构参与制作的影片在内地发行和上映。
这情形有些吊诡。
同是港产电影,有些不过是借合拍名义拍摄,但内容却与内地无关;有些则以银都机构“有份”参股,说的却完全是香港故事,而没有上述这两个“条件”的港产片,就难以引起相关部门的垂注,难以被主动引进,得以在内地发行、公映。因此,CEPA签署多年,纯港产片始终难以问津内地市场。
香港影人由此说CEPA对港产片是“一纸空文”,有些人甚至有些赌气地事先张扬声明拍一些“不考虑内地市场”的港产片。
这样的情况终于有所改变——由中影公司发行,广东省电影公司、北京大地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助推广的港产片《四大天王》粤语版,于3月底在广东地区发行、上映。CEPA规定,港产片粤语版可于广东地区发行、公映。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将这样的港产片称作“纯港片”。
银都机构(过去的长城、凤凰、新联)基于历史原因,它拥有香港其他电影公司不可能拥有的“特权”,就是它拍摄的影片要进入内地,只要能通过内地电影审查,就可以无限量地进入内地电影市场。故此,有些香港电影公司为了程序上的方便,也为了避免与内地合拍公司或合拍伙伴的某些烦琐事务,采而与银都合作。至于与合拍公司或内地其他电影机构合作的影片,CEPA明确规定,获国产片待遇。
这两种情况的方便之门,都难为“纯港片”。
某种意义上说,所谓“纯港片”是能够保存香港文化特色的电影作品。香港电影这十多年来遭遇最大的困难时期,而面对丰厚的内地电影市场,却难以拒绝诱惑,不少香港电影公司为了获得这块“超级大蛋糕”的利益,出现了一些不惜削足适履的妥协,这也就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一些已不再有香港特色的影片。长时间下来,慢慢削弱了香港电影本身的文化诉求和表现。例如《夜宴》,你能说它是香港电影吗?但它就是以香港出品名义参加奥斯卡外语片竞逐。
无疑,香港与内地合拍电影,为港片提供了更多可能和文化共同体的认可,然而无论《夜宴》或《满城尽带黄金甲》,却并没有如当年同样是与内地合拍的李翰祥的《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那样保留下了港人熟悉的审美情趣,而是更加富于传统的中原文化感时,“香港”的成分就消失了;谎灾,没有了香港视角。
笔者曾批评过香港电影的某些自大,甚至是所谓“单边主义”的狭窄视野和态度,而导致香港电影如今的处境——即过分地强调香港特色或“身份”。然而,反过来,为了迁就内地市场需求而“主动减去香港特色”,是不是也走到另一个极端了呢?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包容性。
首先,内地相关部门在文化上的包容性似乎不足。否则,香港影人也不会觉得 CEPA对“纯港片”不过是“一纸空文”。现在香港电影面对内地市场以及本土市场上的尴尬,也拿不出来什么好主见;而如果港人只是一味强调“香港特色”,也缺乏一种应有的包容。双方的包容性不足,是因为对对方的文化不了解,或者自以为了解却以主观代替了现实。
必须承认香港电影的发展及其历史与内地多年来的区隔;内地的中原文化、楚湘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对内地人来说像是“久入鲍厨而不闻其臭”,而从岭南文化孕育而来的香港文化,它与这些地域文化仍有很大的区隔;而作为中国目前惟一一个国际化都市并作为发达地区的香港,环境与心理各方面与内地确是有所区隔。而另一方面,香港同行也必须看到内地的巨大变化和变化的速度超乎了许多人的想象,这些变化也必然带来观念上的和处事方式上的变化,如果仍戴上一副古怪的散光眼镜看内地,那必然出问题。
《四大天王》是否成为对CEPA实施有一个真正突破?我们不可从票房上来衡量,从另一角度来看:迈出了一小步,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