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山寨春晚”在北漂老孟的领导之下正在紧张筹备。如果这台草根晚会能顺利实现网络直播,“山寨娱乐”无疑将达到一个新的高潮。
2008年以来,以网络为载体,“山寨娱乐”之火迅速蔓延,很快成为不可忽视的泛文化现象!吧秸槔帧痹诙灾髁魑幕囱该统寤鞯耐保步莞幕葡蚩窕兜亩サ。
“山寨娱乐”的生存现实
“山寨文化”是目前中国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吧秸币淮首钤缭从贗T行业,指利用有限的技术和经济力量模仿品牌手机,随后,以仿造、快速为特征的“山寨娱乐”迅速蔓延甚至泛滥一时:“山寨版红楼梦”、“山寨百家讲坛”、“山寨明星”、“山寨歌曲”、“山寨版电视剧”、“山寨春晚”……
网络无疑是“山寨”豪侠们最重要的栖身场所。网民利用网络这一最直接的媒介,广泛参与,自娱自乐。如在“山寨版红楼梦”中,当披着一件透明雨衣、扎两个羊角辫、简单化妆的小女孩,低着头从自家厨房走向客厅,“林黛玉初进贾府”的字幕与眼前逼真、粗糙的现实画面构成巨大反讽,实在让人捧腹。这是恶搞吗?可它偏偏表演极度认真,并对经典《红楼梦》进行了“原音重现”,其中隐藏的娱乐意味与美国《惊声尖笑》式的调侃、解构大异其趣,成为另一种再创造,是赤裸裸的民间娱乐的真实产物。
目前“山寨娱乐”大多以这类纯粹模仿的形式存在于网络,但“粗制滥造”的它偏偏受到众多网友的追捧。网友蓝焰儿认为,“山寨版XX”和博客没什么不同,就是传达了民间、草根的声音,“它并不试图追索什么意义,好玩就行!”
云南大学知识产权专家宋笛认为,“山寨”一词有对应于城市、主流、庙堂的乡野、草根和民间之意,既有江湖的豪侠气,又有弱化既有文化的无赖气。“在传统社会中,黑白泾渭分明,而‘山寨’现象则试图在黑和白之间找到中间地带,以柔化规则、消解中国传统社会中固有元素的方式,形成某种词语符号上的突破,进而形成文化上的突破。”
“山寨”弥补了什么
在云南大学社会学家马居里看来,“山寨娱乐”的兴起深刻表达了公众对主流文化形式的不满!氨热缍窀悖仁怯槔,也是挑战。这说明主流文化形式本身已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和口味,因此人们才创造出这些东西对其进行回击!
他以山寨版《红楼梦》为例,认为它表达了网友对新版《红楼梦》电视剧已公布的某些环节的不满——既然你能花那么多钱“糟!泵,凭什么我就不能拿你开涮?“再看看一些堆砌、肤浅的大片和空洞的电视晚会,‘山寨’对他们的恶搞不是针锋相对的批评,而是表达了不认同,表达了人们对文艺精品的渴求。不用担心什么东西都被恶搞,因为超越限度的恶搞也会遭到公众的讨伐。关键是,有的主流文化产品其实已经出了问题,不能让老百姓满意了。”
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李宗桂认为,“山寨影视”、“山寨歌曲”等,其调侃、幽默、恶搞反映了民众渴望变革的善良情怀,应该给予肯定。“‘山寨娱乐’尽管对主流文化形式形成冲击,但并未构成真正威胁,相反,它应被视为良性的亚文化,是对主流文化形式的有益弥补。”李宗桂说。
“山寨娱乐”前景如何
目前部分山寨文化产品已经侵犯了知识产权,如盗版图书、盗版光碟等,决不能让这些违法行为打着“山寨”旗号蒙混过关。李宗桂坦言,有关部门应当加大维护知识产权的力度,运用法律、道德、社会舆论等力量进行打击和约束。否则,“山寨文化”受其牵累,就会成为违法文化、犯罪文化。
“我认为‘山寨娱乐’虽然还存在不少缺陷,但具有很强的人民性,拥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它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不矛盾,它在提醒主流文化如何才能更加大众化、平民化,简单说,就是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三贴近。因此,对其应该积极引导,而不是一棍子打死!崩钭诠鹚。
在宋笛看来,“山寨文化”的江湖侠气使其有望蹚出一条文化产业之路,但其仿制的基因又使其很可能面临消亡的命运,即被主流文化汲取其积极元素,最终帮助主流文化形式不断完善。“我个人倾向认为‘山寨’不会流行太久。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证明,一段时间内就会出现一个文化主题。以强化和宣泄公众所需为诉求,‘山寨’也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涵盖了很多东西,如恶搞、颠覆、仿效、解构等娱乐模式,但它极有可能在消费者与制造者双双产生审美厌倦之后逐渐平息。此后,新的文化样式将会冒出来,取代它的位置!彼蔚阉。(陈鹏)
【关于我们】-【 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