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30日电 十个多月过去了,检视此一当初高举“救卡奴”大旗的债务协商机制运作成效,发现一令人意外的事实,享受机制好处的,多数是在加护病房跟普通病房间徘徊的“剃刀边缘一族”;真正已经挂点、逾期超过3个月的卡奴,逾半根本不来协商,难怪银行急着要回归个别协商机制,以免继续流血输出。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根据“金管会”今年3月底“当局处理卡债及相关问题报告”,截至今年1月底,欠债超过3个月以上的双卡债务人约51万人,其中,逾期负债在30万(新台币)以下的,约35万人。
由于参加债务协商机制,按规定,欠债金额要30万以上,把51万人减掉欠债金额过低不符资格的35万人,可以算出,适用卡债协商机制潜在人数约16万人。
根据银行公会统计,加入债务协商机制人数,截至目前约20万人,另据“金管会”调查,其中近七成为非逾期放款户,这代表,加入债务协商机制的人里头,有14万人,为欠债3个月以内的“正;А;至于超过3个月的逾期户,约6万人。
原本,适用卡债协商的逾期放款户,据“金管会”估算,有16万人;如今10个多月过去,仅约6万人实际加入,也就是说,高达63%的逾期放款户,亦即一般印象中,欠债不还、信用扩张厉害、濒临破产边缘的“卡奴”,并未善用此一机制。
这样的结果同时凸显,债务协商机制,只是降低卡债未爆弹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亦即对可能变成逾期户的“正;А,透过展延还款、降低利率等方式,从事有效风险控管。
对早已跟银行摊牌,逾期3个月以上的逾期户,或许因为债务压力过大、超过本身所能负荷,在既然债务已经爆掉了、不如逃之夭夭的想法下,就算债务协商机制再优惠,也打动不了他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