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台湾,不可不去日月潭。生活在南投县日月潭边的邵人,成了许多观光客的难忘记忆。
这已是我们第二次到访日月潭。和两年前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日月潭边的旅馆都在大兴土木。我们熟门熟路地直奔两年前住过的旅馆而去,老板叶国梁先生已斟好了阿里山茶,正翘首以待。
“为了迎接大陆游客到来,各家旅馆都在装修和扩建�!币断壬纸显�,旅馆重装完毕,漂亮和高档了许多。事先通报过来意,叶先生特意向有关部门索要了有关“原住民”的资料和光碟,要好好“客串”一回导游。
叶先生告诉我们,邵人的一大特点是人少,全台只有280多人,他们自嘲比“黑面琵鹭”还珍稀。相传邵人祖先以狩猎为生,一次追逐一头白鹿到这里迷了路,发现风光明媚,水中的鱼可充饥,便召集其他族人,迁居来此。自日据时代以来,邵人不是被归类于平埔人的一支,就是被视为阿里山邹人的支系,历尽周折,才于2001年成为台湾官方认定的“原住民族”一支。
“邵人可说是牺牲了赖以维生的园地,转换成电能,照亮了台湾全岛�!痹诮樯苌廴说淖柿现�,有这样一句话。 20世纪初期,日本殖民政府大兴土木,在日月潭兴建水力发电厂,而后又将其开发成大水库,使日月潭水位上升近20米,邵人祖先开创的家园全陷于水中,移居至今日德化社所在地。
饮茶毕,我们和叶先生驱车沿环湖公路前往邵人文化村。叶先生告诉我们,邵人世居日月潭畔,发展出水陆兼具的产业文化,渔产是重要的食物来源,整支树干挖空制成的独木舟是独特的交通工具,载人、捕鱼、运货都方便。随着日月潭成为观光盛地,邵人的生计转而仰赖观光业。
邵人文化村到了,穿过插着彩旗的门楼进到村里,只见主干道两边是各色店铺,有家名为“毛王爷之家”的招牌十分醒目。关于“毛王爷”的故事,叶先生早跟我们介绍过。据说当年蒋介石游览日月潭时,邵人头目率族人在码头迎接,表演民族歌舞迎宾,头目汉姓为“毛”,蒋介石就称他为“毛王爷”,“毛王爷”的女儿也被称为“公主”。后来达官显贵们每到日月潭必拜访“毛王爷”和看邵人歌舞,“毛王爷”开设的店铺“毛家花园”,由“公主”陪同照相和出售工艺品,生意红火。
如今,毛家的“公主”已搬到城市居住,一些后人开起了新的“毛王爷之家”,最特别之处是满墙挂满照片,有“毛王爷”与政界要人的合影,也有新晋演艺明星到访的留影。店中售卖民族服装、茶叶、药材等商品,精明能干的老板娘正忙于接待一个旅游团,娓娓道来“毛王爷”的来历、邵人的“逐鹿传说”,然后巧妙地转到推销商品。
走出“毛王爷之家”,我们赶往歌舞展演场。为了让岛内外游客认识日月潭邵人文化,日月潭风景区管理处特斥资筹组了邵人歌舞表演团队,每天免费表演两场。
邵人歌舞最有名的莫过于被列为日月潭八景之一的“湖上杵歌”了。演员拿着长短粗细不一的木杵,围成大圆圈,以杵击地,木杵落地节拍不一,加上朴素的歌声,就形成“杵歌”�!爸鹇勾怠钡比灰彩潜硌莶豢苫蛉钡哪谌�,形象地再现了当年邵人祖先落脚日月潭畔的情景。并非假日,游客本不多,观众寥寥。不过,敬业的演员们表演丝毫不打折扣,赤着脚唱啊跳啊,豁达乐观的天性一展无遗。
最后一个节目是邀请观众上台共舞。屈指可数的观众扭扭捏捏,演员们有点不高兴了。我们只好鼓足勇气走上舞台,笨手笨脚地与演员们手拉手舞上一曲,心中暗想:如果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成行,这样的冷场也许不会出现。本报记者 王 尧 聂传清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