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公布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表明,由于缺少体育运动,我国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日益下降,学生肥胖率在过去的5年内迅速增加,在一些大城市,肥胖学生人数增加了一倍。年轻一代正在迅速肥胖。
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教委日前公布了最新的北京学生体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增长,但是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中学生血压偏高的比例超过一半,高中生超过了60%。学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50%,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为52%,其中小学六年级超过40%,初三接近70%,高中生则超过60%,高三学生超过66%。
不仅学生阶段的青少年一代在迅速变胖,整个未成年人群体都在遭受肥胖的困扰。
“近5年来,中国儿童肥胖的发生率仍在继续增长,而且增长得很快,5年增幅达到12%到15%!敝谢し酪窖Щ岫傥郎只嶂魅挝奔境梢吨赋觯耗壳埃泄鞘卸、青少年已经全面进入肥胖流行期,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则更是未成年人肥胖的“重灾区”。季成叶断言:中国已经走进“肥胖时代”,未成年人一代更是首当其冲,而人们对此却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据季成叶介绍,198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的资料表明,即使是在大城市,7到18岁的男/女儿童青少年肥胖发生率也分别仅为0.2%和0.1%。但从1991年起,儿童超重的情况开始在中国城市中显著增多;到1995年,肥胖开始在大城市的儿童中流行,儿童肥胖问题逐渐引起医学界的重视;2000年前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就已经全面进入儿童肥胖的流行期。以北京等六大省市的城区小学男生为例,其肥胖的发生率为12.9%,这一数字已经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医学研究证明,肥胖和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有关系,这些疾病又被统称为“代谢综合征”!八淙辉谇嗌倌晔逼,代谢综合征的表现一般并不严重,但是儿童时期的肥胖,可以使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各种危险因素聚集,给他们成人以后的健康带来不良后果。”季成叶说,“因此,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问题,是关系到人一生生命质量的问题!
此前,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联合发布了“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依据这次全国范围抽样调查的数据推测,目前在我国学龄儿童少年中,糖尿病患者达59万人,空腹血糖受损者达70万人,血脂异常儿达563万人,高血压患者达1790万人。调查显示,我国城乡学龄儿童少年超重率分别为8.1%和3.1%,我国城乡学龄儿童少年肥胖率分别为3.4%和1.3%。与1992年相比,我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率增加了19.4%,肥胖率增加了5.9%,超重率和肥胖率比1992年增加了19.4%和5.9%。报告指出,由于肥胖率的上升,我国学龄前儿童患慢性病的比率迅速上升,营养过剩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该人群中不容忽视的问题。青少年肥胖亟待全社会关注
在发达国家,家庭越是贫困、家长的文化水平越低,儿童肥胖的发生机会就越多,而中国的情况则恰恰相反。季成叶指出,中国的许多家长认为,自己小时候吃的苦太多,现在条件好了,尽量别让孩子吃亏,孩子什么都不干就是享福。“实际上,正是社会上流行的这样的想法造成了越来越多的肥胖儿童在中国出现!
季成叶认为,中国儿童的生活方式“由动到静”的改变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原因。由于居住条件的变化,以及家长对孩子用功学习的要求,使得儿童户外活动和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少,而“静”的活动则明显增多,比如看电视、上网、做作业等等,这些都是如今儿童的主要生活内容。生活方式上各种细微的变化,使现在的孩子活动不断减少,消耗的热量越来越少。
与此同时,孩子每天摄入的热量却越来越多。季成叶把膳食结构的改变看成造成儿童肥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肮タ柿撕瓤,现在渴了喝饮料,甚至有的孩子如果没有饮料就不喝水!彼芯俚囊撤矫娴睦踊拱ǎ惺胶臀魇娇觳鸵晃队隙目谖,让他们从这些“糖多油大”的膳食中摄入过高的热量;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带来甜点、糖果和各种零食的大量生产和销售,加之电视广告、媒体宣传的巨大影响力,对儿童产生难以抗拒的诱惑,这些都使儿童日常摄入的热量远远高于以往。
过多的摄入“垃圾食品”是造成青少年肥胖的重要原因。日前,由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发起,丁宗一、林佳楣等全国百余名儿科和营养专家、儿童工作者联名呼吁:为保护中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儿童青少年远离“垃圾食品”。
亚洲儿科营养联盟主席、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丁宗一教授是“呼吁”的发起人之一,他说西式快餐的食物组合特征是成人期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作为快餐文化形象代表的“垃圾食品”,炸鸡、炸薯条、碳酸饮料等对儿童青少年的危害不仅限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和致癌,还在于影响智力、能力发育,扭曲行为、性格发展,降低社会进取心,阻碍合作、和谐与协调精神的发扬。
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是造成学生肥胖的不可忽视的原因。有调查显示,北京市中小学生平均每天上课8节以上,超过国家规定课时50%,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依次递增,部分高中学生每天上课达12节。此外,教师还占用课间、午休时间集体补课。
学生长时间的集中上课,使得体育运动时间已经压缩到接近于零。体育教学工作者谭力伟指出:由于升学压力等原因,全国中小学的体育课普遍存在“缩水”现象,体育课程基本成为“走过场”。同时,即使在休息时间,孩子们也是沉迷于游戏、影视、网络,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减少,这也是造成肥胖率增加的重要原因。
北京市教委杜松彭副主任承认:“在我们的调查中,有60%的中小学校长承认学生课业负担较重,许多学校不能保障中小学生每天一节体育课。”他说,“许多学校为避免出现运动伤害事故,不按大纲和课标施教,取消了自认为有危险性的体育运动器械和项目,使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薄傲拇恕逼衲苄槿醪豢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一直从事青少年体质的研究,他把现在的青少年体质用硬、软、笨来概括。硬,即关节硬;软,即肌肉软;笨,即长期不活动造成的动作不协调。
丁宗一教授主持全国肥胖儿童流行病研究调查已经30年,目睹了肥胖儿童的急剧增长。他表示,肥胖人群尤其是儿童肥胖群体的急剧增长,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人们的社会行为出现了偏差;另一个是肥胖不仅给个人的健康带来了影响,更重要的是给社会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他认为,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要重视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儿童为例,繁重的课业负担使孩子缺乏户外锻炼的机会,习惯于静坐式的生活方式,这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原因。丁宗一教授指出肥胖对社会的巨大危害:未成年人肥胖比例过高,会使城市就业率下降,离婚率上升,从而影响城市乃至影响一个国家的竞争力。
毛振明等体育教学工作者则指出,中学阶段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下降首先会危害他们一生的健康;其次可能诱发心理的“亚健康”;第三,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英阶层的竞争力,而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在学生时期属于成绩优异者,如果在学生时期忽视了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培育,那么在未来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他们可能没有好的身体去应对竞争。
“一些发达国家未能警觉到儿童肥胖问题的严重性,没有在儿童肥胖的发生率急剧上升之前采取有效的防治策略,为此耗费了大量的经济和卫生资源,他们的教训应该成为我们的前车之鉴!惫噬蒲аЩ嶂泄焓麓χ魅巍⒅泄逝治侍夤ぷ髯樽槌こ麓好髦赋,儿童的超重与肥胖不仅造成疾病危险、健康后果和对心理的影响,延续到成年以后可能造成更大的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强调指出,营养好了,孩子的身体素质却在下降,这种状况令人担忧。当中国日渐强大时,“龙的传人”岂能虚弱不堪!
孙云晓说,青少年的体质影响着国家的竞争力,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此话仍有现实意义。为了培养未来的一代,中国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却培养出了不少“胖无力”或“胖墩子”,这怎能不让人忧心,又怎会不影响到国家的竞争力呢?
孙云晓恳切地呼吁:孩子的较量就是国家未来的较量,孩子的隐患也是民族未来的隐患。面对新世纪的国际竞争,高分“软骨”的孩子难以担当民族振兴的重任。我们不能片面理解体育,而是要坚定有力地推进体育,把身体好确立为素质教育的第一目标,这才是保证学生体质健康的根本措施。(记者周兴旺 实习生周道)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