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深圳出席世界大学校长论坛的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高校的大学教育要面向未来,让学生在将来的国际社会中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精神和情怀。
复旦大学校长 杨玉良
日前,在深圳出席世界大学校长论坛的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高校的大学教育要面向未来,让学生在将来的国际社会中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精神和情怀。
复旦大学校长 杨玉良
对学生的培养我们首先是不仅仅是教他知识
而是给他培养一种精神和情怀
他应该关注国家和前途的命运
关注这个社会关注整个人类的前途命运问题
我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们培养的人
他只有知识没有德行的话
对人类来讲是个灾难
杨玉良认为,目前的高等教育核心体系里面,先把东西方的哲学思想、文学思想史作为基础课程,让学生在全球环境下来看中国,然后再进入专业学习阶段,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科的知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处的位置,具备了这些功底,才谈得上能有创新。
好像人类整个知识是有一个地图一样的
那么它的地理位置你要知道
每个都是重要的但是它的位置你要知道
那么这样的话他出去以后
他会灵活地来运用学到的东西
那么这样呢就是创新
口头说再多创新创新没有有
现在有些甚至用些比较奇怪的方法
甚至可笑的方法
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不
创新来自于他的最基本的功底
而这些功力的话呢 而是来自于对整个
知识系统的来龙去脉和总体的把握
杨玉良说,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将来的几十年里,中国需要更多的能够胜任各种工作的国际复合型人才,高校也应放长眼光,改革学生思想辅导工作,真正增强学生的人文情操和社会责任感,这样才能适应本国需求的全球化教育发展需要。
你现在这些人的话 二十多岁
十五二十年之后 四十多岁
那是最厉害的时候
那么他们肯定会在国际各大组织
无论是学术组织 政治组织、经济组织
这里头都会有 可能会担当领导职务
他们能不能担负起来 他们的行为表现
跟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相不相适应
这个取决于我们现在对他的教育
进入21世纪,全球化呈现出进一步加速的发展趋势,国家之间相互交往和相互依存的程度也日益加深,如何将高等教育国际化,更好培养人才,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大学校长们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