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河南信阳市政府出台文件“禁止公务人员在工作日中午饮酒”,半年节省酒水费高达4300万元,赢得社会一片赞誉。近日,一种“禁酒令违法”的说法得到了河南不少酒类企业的认同,河南省酒业协会负责人表示,他们准备向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河南省政府法制办反映,要求
修改或撤销这一规定。(12月27日《河南商报》)
不能鼓吹“腐败生产力”
有报道说,信阳颁布禁酒令后,当地酒厂的销量下降了1/3。显然,这些酒厂很大程度上正是官员腐败行为的既得利益者,就像美国军火商最希望布什打仗一样,某些酒厂也最讨厌官员清廉。因此,所谓“毕竟酒类企业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实则是在宣称“腐败也是一种生产力”——— 为了“拉动消费和促进就业”,应该允许官员适度腐败。事实上,“腐败生产力”的巨大量能让人瞠目。数据显示,全国公款吃喝开支一直保持着8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1989年还是370亿元,2002年时已飞涨到2000亿元,相当于一个三峡工程。
说禁酒令违法,是建立在对“腐败生产力”认同的基础上的。 舒圣祥
一场假装受伤的炒作
河南酒业叫苦,不过是老虎装病猫,作秀而已。
河南酒类企业夸大了“禁酒令”的作用。所谓的禁酒令,不过是禁止公务员中午喝酒,结果被弄得仿佛是反腐的灵丹妙药一般,其实,大吃大喝等腐败行为,不可能因为你仅限于中午的禁酒令而有本质上的减少。腐败者完全可以在晚上“加倍狂欢”,把“损失”夺回来,甚至还可以在上午或早晨就开始应酬。毕竟,禁酒令并没有触及腐败根本。
说禁酒令让一些酒厂销量下降1/3,这样的数据恐怕也来自酒厂自身,真实性很值得怀疑,在笔者眼中,不过是河南酒业“假装受伤”的又一个佐证。酒厂“假装受伤”的炒作目的何在?无外乎是想要更多的地方�;ふ�,想通过哭穷来达到减免税费等目的。城市下达禁酒令的,并非信阳一例,很多城市最终不了了之,为何信阳就成了特例?
美丽的口号背后,往往别有所图。欧木华
企业愈指责 “禁酒”愈必要
公务员之所以是公务员,正在于他们是干“公务”的,是代表政府形象的。公务员工作日中午饮酒,无论是宴请别人,还是被人宴请,大多是公务支出,这是一笔巨大的奢侈浪费。而且,公务员工作日中午饮酒,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下午的正常工作,降低办事效率。如果不是公务支出,问题可能更大:有人花自己钱宴请公务员,必是有事要办,甚至还常常是有违法规的事,而公务员一旦喝了别人的酒,“吃人嘴短”,违规的事于是就发生了。
工作日饮酒,表面看,是公务员的“私务”,实际上,却暗藏“公务”,常常是公务员在利用人民赋予的特权变相搞腐败。一旦公务员没了身上的这个“公”字,他们还会有那么多酒宴吗?酒业对“禁酒令”的抵触恰恰证明了公务员奢侈浪费及腐败的盛行,或者说是公务浪费的普遍。这更说明:“禁酒令”太有必要! 张东阳
酒业协会说“不”很正常
我国已经进入利益博弈时代,利益矛盾、冲突、博弈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当利益受损,酒类企业当然有表达的本能,当然不会坐以待毙,谁也没有权利阻止酒类企业表达利益诉求。河南很多酒类企业都对“禁酒令”有很大意见,这些意见反映到协会,作为行业组织,不可能坐视不管。
房地产新政出台之后,房地产商的反应最为丰富多彩,要么作愤愤不平状,要么作叫苦不迭状,要么作危言耸听状,要么是密会、密谋,积极寻求对策。接下来则是上书,通过非制度手段,以期减少损失。这样的事情见多了。
我们审视“禁酒令违法”论,大可不必惊慌失措,这是利益主体的一次�;鼗蜃晕椅ǘ�。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既然这些利益群体已经集结起来表达诉求,作为纳税人这一庞大群体,有没有组织起来应对这一诉求?
一言以蔽之,“禁酒令违法”论背后的真问题就是,要保证不同的利益主体有表达利益诉求的权利,酒类企业和酒业协会既然要求自身利益,纳税人同样也可以要求自身利益。 王石川
人民拿什么挺“禁酒”
酒企的博弈资本摆出来了,公众不得不自问:酒企能通过行业协会团结起来,以税收反对禁酒和要挟政府,人民如何团结起来,可以拿什么力挺政府禁酒呢?
酒企是纳税人,人民也是纳税人,可人民也能以纳税“要挟”政府吗?很难——— 首先,因为酒类企业数量少,他们很容易通过行业协会凝聚起来结成利益共同体,以行业整体力量进行博弈;而纳税人是分散的,成千上百万,集体行动的代价和形成共识的成本非常高,很难作为一种博弈力量迅速凝聚起来。
资本是可以飞的,商人是可以流动的,你这个地方禁酒影响了我的利润,我可以将资本投到其他不禁酒的地方去,资本和商人可以自由流动,可一般人是不行的:在户籍门槛下,即使你不满意一个政府决策,既不能“用手投票”否决,又不能“用脚投票”反抗。相比之下又输了一筹。
还有,相比酒类企业纳的税,纳税人交的税在数量上没有竞争力。酒类企业属于当地的支柱产业,政府对酒业有很大的依赖。正因为这种依赖,有些地方不仅不要求官员禁酒,甚至以红头文件向下级摊派喝酒任务,以行政权力为本地酒企开拓市场。相比之下,政府对普通纳税人有什么依赖呢?升迁不掌握在纳税人手上,GDP一俊遮百丑的制度中,民意的反对也算不上什么。
加上喝酒本身对政府官员又是有利的,毕竟喝的是纳税人的钱,不喝白不喝——— 禁酒又在政府内部有相当大的阻力。利益共同体的“里应外合”下,纳税人有什么博弈资本可以力挺禁酒?
文/曹林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