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6日,被称为“西湖第一高楼”的浙江大学原湖滨校区3号楼轰然倒下,引起媒体高度关注和热烈争论。时隔9个多月之后,在杭州市规划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这一位于杭州延安路中段以24.6亿元人民币转让的黄金地块,买主香港嘉里集团拿出了明确的规划方案:将矗立起一座以85米高的五星级酒店塔楼为标志的建筑群,成为“杭州嘉里中心”。
这个周末,几乎所有的杭城媒体,都重点报道了这一则消息,丝毫不亚于当初爆破“西湖第一高楼”时的热闹。在那轮引起全国关注的爆破高楼争议中,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一破一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设计寿命100年的建筑使用了不到13年就炸掉,城市建筑为何如此短命?这种典型的建筑浪费与“节约型社会”是否冲突?另一方面则是,由“西湖第一高楼”的倒掉引发的对城市建筑设计科学性的反思,以及爆破高楼可能唤醒的政府官员、建筑专家和社会公众的“高楼意识”。
如今,第一方面的追问犹在,第二方面的“高楼意识”却沦落为一个笑话。一座72米高的“西湖第一高楼”被炸掉了,就在原来的废墟上,另一座85米高的新“西湖第一高楼”随即拔地而起?当初,对西湖天际线的破坏,是重要的炸楼理由;现在,“西湖第一高楼”却越炸越高———这自然会使当初那场爆破的合理性受到严重质疑。
杭州城市轮廓线的参照物,是宝石山和吴山,保淑塔底高和吴山的高度都是70米左右,因此70米被划为靠近西湖风景区的建筑物高度“禁区”。原先的“西湖第一高楼”尚且只是触及禁区,未来的“西湖第一高楼”却将彻底突破这一禁区。而且我相信,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有了第一座高楼,就必然会有更多座高楼。
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明确要求,保护好“三面云山一面城”、“城湖合璧”的城市景观,维护旧城的基本格局,严格限制随意拓宽道路;严禁在西湖风景名胜区内新建、扩建有碍景区保护的建筑物,严格控制周边建筑高度、体量、造型和色彩,保持城市的传统风貌特色。85米高的五星级酒店符合这一要求吗?
城市建筑限高,特别是历史名胜和风景区周围的建筑限高,早已是一个世界共识。巴黎早在1977年就颁布法令,规定市内新建楼房限高37米,历史性建筑附近的新建筑则限高25米。如果炸高楼不是为了建矮楼,而是继续建高楼,那么原先设计寿命100年“西湖第一高楼”的承重、框架结构等各方面条件都很好,完全可以改造再利用,而不必在市中心繁华地区来一次惊天动地的爆破。
当然,买主既然花了24.6亿买地,自然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城市是全体市民的,西湖更是全人类的,任何人没有权利破坏。“杭州嘉里中心”规划方案必须经过听证会程序,向全体市民公开征询意见,乃至提交人大会议决定。某种程度上,新“西湖第一高楼”将检验一座城市被铜臭腐蚀的程度,以及这座城市在金钱炮弹面前的“防腐拒变”能力。
文/舒圣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