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扬州大学体育学院爆出一条新闻,7月上旬,该院体教0602班37名大学生远赴安徽淮北农村,进行了一次和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干活的社会实践,成天呆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整整当了半个月“准农民”。15天来他们都干了些什么?当了“农民”后,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昨日,记者采访了刚刚结束“特别实践”的师生。
“没有想到,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15天中没有一个学生‘溜号’;没有想到,小小的一个活动,体育专业这些平时特别‘难管’的大学生会变得这么‘懂事’!”活动的组织者、0602班班主任高宝龙老师和记者一谈起这次“另类”的社会实践,接连用了两个“没想到”来表达自己的欣喜之情。
37个学生,住在3处破旧的平房里,25个男生住一处,12个女生住一处,另一处是伙房,男生全部打地铺。没有自来水,每处平房只有一台旧电风扇。头一天,真是遭了大罪,带来的蚊帐没有办法挂,每个人都成了蚊虫的“美味”;井水又咸又涩,喝不习惯;闷热的屋子里挤这么多人,热得像蒸笼,平时看上去挺“坚强”的女生哭成了一团……考虑到“困难”比较大,第二天,领队老师宣布,“坚持”不下来的可以随时申请离队,老师负责送上返程车。大家面面相觑,谁也没吭气。
从第二天起,下地劳动正式开始。37个人,每天安排6个人搞“后勤”,上午做饭,下午到地头送水。干活主要有3种,给地里的大豆除草,杀虫,给部分农田挖沟排水。6点钟起床,早饭后下地干活,下午天黑“收工”。晴天晒得汗流浃背,阴雨天光着脚排水,又脏又累。搞“后勤”的同样不轻松,必须步行十几里路到集镇买菜,做饭菜的大灶烧柴草,又热又熏人。领队老师注意到,“业余伙夫”们做的饭菜虽然味道“不敢恭维”,可“农民”们吃得津津有味,晚上蚊虫很多,又缺少电风扇,可大家上了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虽然部分女生晚上都忍不住哭鼻子,第二天起床后照样“精神抖擞”地下地干活。15天时间,竟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
记者了解到,37个大学生结束这次“农民”经历后,一个个变化相当大!叭吮浜诹恕⑹萘,但起床早了,饭量大了,也不浪费粮食了。”高宝龙激动地说:“更令我感动的是,因为有了当‘伙夫’的经历,回家的大学生头一件事就是给自己的老爸老妈做顿‘大餐’,给他们一个惊喜。这几天,好几个家长给我打来电话,对于孩子的‘变化’,他们都非常激动!”
家在苏州吴江的钱星霞同学坦言,这15天实在太漫长了,好像过了一年似的,自己感觉收获非常多,浓缩成两个字,那就是“珍惜”。当地农民那么辛苦,在困难面前还是那样坚强、乐观,回来的这几天,自己没有睡过懒觉,没有倒过饭菜,看书学习也不那么眼高手低了,“其实每个大学生真的都该好好反思一下大学生活!”钱星霞说。(作者:李 超 陈 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