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長沙三月三十日電 題:“國家寶藏”的前世今生
中新社記者 李思之 肖前輝
華貴、神秘。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國寶今天在長沙一露面就吸引了如潮的民眾。
一尊神器與一段往事
四個羊頭傲視八方,紋飾精美細膩,漆黑發(fā)亮、半米高的 “四羊方尊”格外突出擺放在展廳中央的祭壇上。這尊一九三八年在長沙出土的神器此次真正的回到了家鄉(xiāng),雖經戰(zhàn)亂壞損,但經過修復后的她,在離湘四十八年后神氣地回到家鄉(xiāng)人的眼前。
“當年這里碎得最厲害,這個羊頭原本是掉了下來……”現今九十高齡的張欣如老人再次面對自己當年親手修復的四羊方尊,依然激動不已!八难蚍阶鸪鐾梁蟛痪镁驮谌哲姷目找u中,碎成了二十多塊。我花了兩個多月才修復成功!彪m然張老已修復了兩千多件青銅器,但他自己都認為最完美的還屬“四羊方尊”。
湖南省博物館工作人員對此也感嘆不已:“四羊方尊是中國青銅鑄造史上最偉大的作品,如果因戰(zhàn)火等原因不存在了,那是人類文明的悲哀!
兩件玉衣與一段歷史
在湖南博物館一千多平米的國寶展廳中,中山懷王劉修的“金縷玉衣”與去年在長沙出土的玉衣片占領了最大的展覽面積。劉修的“金縷玉衣”用一千二百多片玉和二千五百多克金絲,是出土玉衣中的代表。
史料記載,漢代皇帝和貴族認為死時穿“玉衣”入葬可不朽,于是玉衣在漢時相當“流行”并有嚴格規(guī)定,只有皇帝駕崩時可著“金縷玉衣”,其余按品階和皇帝的親疏著“銀縷、銅縷玉衣”。
“但當時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貴族、諸侯王們頻頻越級,目前發(fā)現玉衣的漢墓有六十多座、十幾件金縷玉衣,湖南去年三月在長沙發(fā)現的一座西漢墓中就有玉片與金絲。今天也展覽了部分玉片!焙鲜〔┪镳^工作人員介紹說。
一件玉衣需要一名玉工十余年的工夫,所需費用相當于當時百戶中等人家的家產總和。
一批國寶與一個文明
“因為沒有認識文物的價值,市民看形象,但我們看來就是她們告訴了我們一個歷史!焙鲜〔┪镳^講解員指著距今約六千年的豬頭蛇身的“蜷體玉龍”說,“這是紅山文化中的代表作品,可能就是中國龍的原形!
“三十七件國家一級文物在長沙展出,給了市民與國家寶藏親密接觸的機會。國寶是博大精深、綿延不斷的中華文明的縮影,是燦爛的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代表。她們的產生都代表了一個時代,昭示了中華文明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