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中国选手何雯娜在北京奥运会女子蹦床比赛中夺得冠军,加拿大选手科伯恩和乌兹别克斯坦选手基尔科分列二三位。 中新社发 王昊(北京) 摄
|
8月18日,中国选手何雯娜在北京奥运会女子蹦床比赛中夺得冠军,加拿大选手科伯恩和乌兹别克斯坦选手基尔科分列二三位。 中新社发 王昊(北京) 摄
|
中国竞技体育的历史中,恐怕没有任何项目的发展速度能与蹦床相提并论。这个绝大多数中国人还很陌生的项目,组建国家队仅十年,便在奥运会上包揽全部两枚男女项金牌
★ 本刊记者/陈晓舒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很意外,我没有想过会站在奥运会的奖台上,更没想过会拿金牌,感觉很不可思议,到现在还像做梦似的!闭馐8月19日凌晨一点,19岁的何雯娜取得金牌的当夜在自己日志上的第一句话。
8月18日晚,国家体育馆。女子蹦床决赛正在进行,资格赛排名第一的何雯娜最后一个出场,热身运动时,突然有人冲她大喊:“黄珊汕加油!”何雯娜感觉很尴尬,师姐黄珊汕是这届奥运会的夺金焦点,但在资格赛中因为失误无缘决赛。教练看出了何雯娜的尴尬,拍手说:“好,你可以放开比了,反正别人连你是谁都不知道!
这是何雯娜蹦床生涯的第九个年头。中国蹦床史的第十年。在世界蹦床舞台上,中国队也是初生牛犊,北京奥运会之前,蹦床成为奥运正式项目已两届,中国最好成绩是在雅典奥运会获得铜牌。
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蹦床还是个陌生的体育项目。
半路“蹦”出来的奥运项目
1995年的一天,爱蹦爱跳的何雯娜被幼儿园老师领出来交给一个陌生人。陌生人左右端详这个6岁的小女孩,捏捏她的骨骼,还让她压压腿。何雯娜听话地照做了。没过几日,这个陌生人拜访了何雯娜的父母,表明想将何雯娜送进体校练习体操。
何雯娜的母亲赖秀红想的是:“进体校的话可以锻炼身体,还能读重点小学!本驼庋,何雯娜被送进福建龙岩市体校,启蒙教练曹家红就是相中她的那个“陌生人”。
在龙岩市体校训练了两年之后,1997年,何雯娜进入福建省体工队,开始主攻体操。这个时候,何雯娜还不知道什么叫“蹦床”。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蹦床”一词还极为陌生,它更多的是用来辅助体操、技巧和跳水等项目的训练。
而在西方国家,蹦床运动风靡已久。二战期间,美国军方利用蹦床训练飞行员和领航员的定位技能,带动了美国的“蹦床热”,成为各大学校的流行运动。1947年得克萨斯州举行首届全美蹦床表演赛,1948年就被列为美国国内正式比赛。
紧接着,欧洲各国也流行起蹦床运动。1964年,第一届世界蹦床锦标赛在英国举办,蹦床进入竞技比赛的行列。
这项运动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1997年,国际奥委会将蹦床的网上男子单人和女子单人列入了2000年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这一年,中国还没有一个蹦床运动员。
为了能够参与奥运会,原国家体委(现改名为国家体育总局)赶紧补课,1997年11月份紧急下发了《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关于在我国开展蹦床运动的通知》,要求有条件的省市成立蹦床队。
次年元月,在成都进行了首期全国蹦床运动大集训,全国各地有56名运动员参加。原国家体委对蹦床训练已经迫不及待。3月份,在天津又进行了第二期大集训。
现任国家蹦床队主教练胡星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类竞技运动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发展,需要从幼儿时期开始培养,女子要花费五六年时间,男子七八年才能达到一定水平。从1998年开始,各地业余体校已经专门为蹦床选苗,但目前都还未成年。一开始的摸索阶段,绝大多数是转项运动员!
显然,这个项目的发展需要已经等不及从零开始培养蹦床苗子,能够马上利用起来的是经过体操和技巧一些同类项目训练的转项运动员。
黄珊汕就是1998年3月份福建蹦床队组建后第一批蹦床运动员,她从体操转项训练蹦床。何雯娜则是1999年的第二批转项运动员。
受益举国体制“潜优势项目”进步神速
中国蹦床水平为了快马加鞭赶超欧美,除了频繁的大集训,原国家体委还开设裁判员教练员学习班,学习国际蹦床竞赛规则和蹦床基础训练的方法手段,并组织蹦床技术考察小组远赴澳大利亚悉尼取经,观摩第20届世界蹦床锦标赛。
不到一年,1998年11月在福州市举办了首届全国蹦床冠军赛。这次比赛,参赛的蹦床运动员已经是刚组队时的双倍,达到108名。次月,中国便派出四名选手,开始出征国际蹦床大赛。
1999年,已从体操转练两人技巧的何雯娜转项到蹦床。一直陪伴何雯娜的助理教练马军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时她的搭档受伤了,她膝盖有伤病困扰,肘关节也不是特别好,就选择了练蹦床!闭庖荒,何雯娜10岁,马军阳15岁。
此后,两人不管是训练还是生活,都绑在一起。何雯娜称马军阳为“马姐”,何雯娜说自己是个“不太自信的人”,她开玩笑地自嘲:“总被队友损,害我现在总觉得说什么好像都是错的,彻底没信心了”。平常时,马军阳总是陪伴在她身边鼓励她,也总能找准何雯娜的“脉门”!八凰尚福揖湍霉浣、买东西来诱惑她!甭砭羲。
何雯娜刚刚开始蹦床生涯,比她早一年接触蹦床运动的师姐黄珊汕已经开始频频参加世界大赛,在中国首次参加世界蹦床年龄组锦标赛,就夺得了13~14岁年龄组的亚军。
2001年的第九届全运会,黄珊汕成为福建省夺金主力队员,何雯娜被交流到浙江省。“当时,全国蹦床主力选手都在福建队,其他单位会过来交换,何雯娜练得比较晚(没经验,也没成绩),其他省看不上她,唯独浙江省看中了她。”马军阳说。
那一届全运会,何雯娜取得了个人项目的第八名,次年与师姐黄珊汕一起被输送到了刚成立的国家队。
错过了悉尼奥运会,使得体育总局下更大力气发展蹦床项目。2002年将其列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潜优势项目,年底成立了蹦床国家队,在天津设立国家集训中心,全力以赴备战2004年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
胡星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蹦床运动的发展受益于举国体制!八淙黄鸩奖冉贤恚颐枪矣芯俟,体操、跳水、技巧,同类项目的水平比较高,因此我们也进入得比较快点!
2003年在德国举行的世界蹦床锦标赛,黄珊汕和穆勇锋各获得男女一张雅典奥运会入场券。2004年雅典奥运会,黄珊汕取得了铜牌,成为中国蹦床“一姐”。同门师妹何雯娜这一年却不这么顺利。
“从2003年开始何雯娜就很坎坷,技术非常不稳定!甭砭羲。迫使国家队放弃何雯娜的是国家出访澳大利亚之前,何雯娜没有任何征兆地消失,不想再练蹦床,跑到广东去找男朋友。又是马军阳出面,劝说何雯娜的男朋友鼓励何雯娜坚持训练,才使得何雯娜回归福建省蹦床队。
十年“蹦”到奥运金牌
黄珊汕2004年取得雅典奥运会铜牌后,顺理成章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蹦床项目的夺金热门。为了增强她的竞争力,教练卓贤麟在黄珊汕原先14.2的难度系数的基础上,提升到14.7的难度系数,这也是“蹦床运动最伟大的运动员”——俄罗斯选手卡拉瓦耶娃的难度系数。
紧跟难度而上的是体能的配合,黄珊汕的身体素质原本就不好,体能训练经常练到哭。黄珊汕在奥运前接受《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每次训练哭时,卓贤麟教练怕自己不忍心,每次都让体能教练盯着我,结果,每次都是有三个人盯着我,然后我在那里伤心地边哭边练!
也正是这样高强度的训练,黄珊汕每年都有奖牌入账,中国国家蹦床队开始跻身世界前列。马军阳说:“2004年雅典之后就开始准备北京奥运会,从那时候明确2008年的目标是誓夺金!
“誓夺金牌”四个大字也贴在了蹦床训练馆的墙上。2007年,和何雯娜一起在福建的马军阳接到了一纸调令:“为积极备战2008奥运会和今年在加拿大魁北克市举行的第25届世界蹦床锦标赛,经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研究,选调福建省体技中心蹦床队教练员马军阳、运动员何雯娜于2007年7月10日至11月10日赴北京国家蹦床队集训!
就这样,何雯娜又开始了国家队的训练,师从胡星刚。整个蹦床队后备团队有五六十名选手,庞大的优秀队员,使得中国蹦床队在2007年的世锦赛拿到了满额四张奥运入场券。胡星刚说:“谁优秀用谁,选择更有可能去争夺奖牌的选手。集训时选择了十几个最好的,层层筛选,奥运前留了五个一直在观察!绷粲玫哪信魑迦酥懈龈鼍弑付崤剖盗Α
2008年8月17日,决赛前夜,胡星刚又一遍对自己的爱徒何雯娜说:“你跟别人没有办法比,因为别人毕竟有名气,平时训练就比你好,只要你能参加,能进决赛就是成功了!焙析┠戎溃歉照饷醋鍪俏思跚崴难沽,激发她的斗志。
这个漂亮女孩在获胜后感慨:“有时候觉得‘奥运’两个字就是压力。”
2008年8月18日,北京奥运会女子蹦床决赛,何雯娜带着膝盖伤痛走上弹力床。随着弹跳,她展开双臂飞向空中,前空翻、后空翻、侧空翻……一系列动作既高又飘,团身、屈体、直体,姿态优美,最后空翻稳稳落在网上。
总分37.80分,何雯娜取得了中国短短十年蹦床史上的第一枚奥运金牌。她说:“这块金牌不能让我妈再放月饼盒里了,以前的奖牌都是随便放在月饼盒里。这次拿了金牌,要放到包里好好收着!
第二天,她的队友、19岁的陆春龙和董栋又分取奥运会男子蹦床一、三名。
国家蹦床队主教练胡星刚说,这个“奇!笔蔷俟逯蒲盗返慕峁M拇捕印澳芗绦椿曰汀。 ★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