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北京奥运会女子花剑个人1/32决赛在击剑馆进行,加拿大选手栾菊杰13比9战胜突尼斯选手伊娜·布贝克里。图为栾菊杰获胜后高举“祖国好”。 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
8月11日,北京奥运会女子花剑个人1/32决赛在击剑馆进行,加拿大选手栾菊杰13比9战胜突尼斯选手伊娜·布贝克里。图为栾菊杰获胜后高举“祖国好”。 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
女?丸锞战艿脑硕氖且桓龃妗5彼迨甑氖焙,握剑站立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这个传奇被推向顶峰。
靠自己掏钱参加选拔赛,耗时十五个月,历经三十六场积分赛,栾菊杰拿到了奥运会入场券,在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赛场上,她无缘晋级十六分之一决赛,应在情理之中。栾以半百之年出征,其象征意义远大于能否拿奖牌,她在向世人诠释着永不老去的运动精神,永不放弃的拼搏之魂。
退役多年的栾菊杰已经定居加拿大,成为一名击剑教练。她的弟子每年包揽了该国击剑大赛60%以上的奖牌,为感谢她对该国击剑事业作出的贡献,加拿大一项击剑公开赛以她的名字命名。此番,她是代表加拿大参赛。但代表外国的她在中国并没有引起太多的争议,祖国的公众为这位老将大度地送上掌声,无论在赛场还是在央视访谈现场,或是各种意见激烈交锋的网络。从栾菊杰得到的尊重和肯定,我们或许能看出:开放的中国更自信。
对中国体育运动史略有了解的人应该知道,栾菊杰和郎平、朱建华、许海峰、李宁等等运动员早已成为一种符号,他们代表了一个时代,他们的公众印象和一个刚打开国门的国家的国际印象叠加在一起,被看成困境中崛起、不畏强者、敢于拼搏、坚韧不拔等代名词。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栾菊杰夺得了金牌,成为至今中国击剑运动员难以逾越的高峰。就此,栾菊杰在国内的影响也远远超过体育界,她的事迹被写进报告文学《扬眉剑出鞘》,绘成连环画《碧血凝!罚榱舜蠼媳。就如女排五连冠后,大学生们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栾菊杰在当时,亦被广大青少年视为一个爱国主义的精神坐标。
很难想象,在二十年甚至十年前,一位寄托着无数人爱国情怀和民族荣耀感的运动员,去异国执教乃至代表异国回家参加重大比赛,而能被平静、宽容地对待。封闭太久容易导致心理脆弱,而心理脆弱易被伤害。今天看来正常的体育运动国际交流,如聘请外国人执教,甚至改变国籍和故国运动员对垒,在刚刚开放的中国,很难让公众理性地接受。只有经过相当时期的开放,公众方能有一种常态对待这种“改换门庭”。比如欧洲杯足球赛上,波兰移民到德国的波多尔斯基在首场和祖国球队比赛中,就洞穿对方的大门,这在各类人员流动频繁的欧洲被视为正常。郎平此次带领美国女排回到中国参赛,也对媒体感言:“美国是世界第一体育大国,邀请中国人做大球的国家队主教练,这还是第一次。我觉得这也是为国争光,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为国争光!
今天国人仍津津乐道于汉唐气魄,所谓汉唐气魄,我的理解是因开放而强大,因强大而自信的气魄。少林的武学和禅学是中国瑰宝,但佛教来自印度,中国禅宗也是印度高僧达摩所创。大唐时既有玄奘西去印度取经,也有鉴真东渡日本传法。这次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员手持中国元素十足的琵琶,曾经是西方传来的“胡乐”。文化需要交流,经济、体育也是如此。
公众能平静理性地看待栾菊杰披上他国的战袍,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而这种进步来自持续的、全方位的开放。(李勇)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