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月份的国土资源部,不得不再度绷紧神经,高负荷运转。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现在很着急,经过前两年的宏观调控,现在又出现了新情况,地根已显失控态势。”国土资源部一位官员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副司长郭克莎透露,今年第一季度,各地的土地需求量是计划的3倍多。今年头5个月,全国国土资源部门共立案土地违法案件涉及的土地面积同比上升了近20%。
国土资源部曾明确提出,今年仍然坚持从严从紧安排用地的原则,土地供应总量仍维持上年水平。国土资源部“十一五”规划纲要也指出,“十一五”期间将积极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
两相对比,形势变得不乐观。
“尚方宝!
全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黄小虎向本报记者分析,当前土地违规严重的一个原因是各地政府处于换届时期,新领导希望出成绩。“1998~1999年“圈地热”就是与换届有关,2003~2004年土地调控处理的其实就是当年圈地的后果!
因此,2003年,国务院首次提出,土地是宏观调控的手段,国土资源部是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这种对国土资源部职能的重大界定,意味着国土资源部应该积极利用土地政策参与当下宏观调控。
哪些土地政策可参与宏观调控,国土资源部规划院副院长周建春认为,首推土地供应政策,因为一级土地市场的供应掌握在政府手中,它以行政调控为特征,并主要对政府主导的投资发挥作用。
获此“尚方宝!,国土资源部开始了密集行动,主要对策是强化土地年度利用和农用地转用指标、严肃查处土地违法。“国务院要求国土资源部不怕得罪人!鄙鲜龉磷试床抗僭北硎尽
密集严查土地违法
4月中旬开始,国土资源部对几起土地违法案件进行了公开查处;同时监察部、国土资源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以来的土地违法违规问题以及相关责任人的处理情况等进行检查。
6月1日,国土资源部在南京紧急召开全国土地执法工作会议,要求省级主管部门在今年6月份公开、依法、严肃查处3起以上严重土地违法案件,年底前要达到8起以上。
5月份的宏观数据出来之后,国土资源部紧急通知各地坚决制止土地违法行为,强令各市县政府对2004年以来已批准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取地方式、规划建筑面积、土地纯收益等22项内容在一个月内予以公开公布。
6月15日~16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再发警告,要坚决防范新农村建设中各地把农村宅基地置换成建设用地。
管理制度改革
土地供应政策中除加强执法检查外,还加速了管理制度改革。首先作为加强土地执法的重要一环——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设立土地督察总监,国土资源资源部一位官员透露,估计1至2个月内将有结果。
在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政策上,国土资源部也已拟定好三个阶段的工作计划。国土资源部一位官员透露,今年年底将出台关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草案并送交有关部门。
涉及土地审批制度,目前批地权在中央和省政府,而卖地权实际上在县市政府。目前针对这种制度,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通过内部渠道上报了《关于土地管理改革的建议》。该副所长肖金成对本报表示,由于目前在农用地转用指标和用途管制上实行的是自上而下分级限额审批,这导致中央与地方存在博弈,地方政府千方百计在规避中央的指令!拔耍颐墙ㄒ榻窈蟾奈梅、规章和标准来进行控制,地方政府根据规章来予以审批,中央政府对此进行监督!
国土资源部土地审批制度改革专题研究课题组负责人潘明才告诉本报记者,审批制度改革将从“审批环节、审批事项、批准权限、报批方式、报批程序和审查内容”六大方面,严把土地审批中的关键环节,对新增建设用地进行“全方位卡位”。就土地审批权限进一步向中央集中的传闻,潘明才表示:“我们没有这种意思,至于改革方案的推出,也不会提前,仍将年底推出。”
启动地价政策
周建春认为,参与土地宏观调控的第二手段是地价政策。政府通过对土地市场的价格水平进行管制和引导,影响土地的需求,达到实现宏观调控的目的。
当前各地政府为招商实行的是低地价政策,不但表现在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就是市场配置较为充分的经营性用地价格,也由于政府的干预而大多偏低。
最近9部委要求,土地的供应应在限套型、限房价的基础上,采取竞地价、竞房价的办法,以招标方式确定开发建设单位。
据了解,国土资源部目前改革导向是按照供求关系来定地价,改变工业用地的协议出让方式,推行招标模式;并扩大土地有偿使用的范围,推进经营性收费基础设施用地逐步纳入有偿使用;建立规范的基准地价和土地成交价格申报制度。
同时,利用地价杠杆调节作用,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比如制定地价与土地集约度的调节系数,对土地利用率低的项目提高供地价格,对土地投资强度高的项目降低厂房租金、地方税收等。
“不过,关于地价政策,国土资源部还没有大动作,要出台新方案,为时尚远!币晃还磷试床孔裳芯恐行淖蚁蚣钦叻治。
地价涉及土地出让金的征收和分配,目前土地出让金分配改革的核心思路是把土地出让金纳入常规预算,对土地出让收益进行基金式管理,使得一届政府不能使用未来几十年的土地收益。多位专家向记者表示,在财政部主导下目前正在加快制定相关方案。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记者孙荣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