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美打造的地基激光系统、机载激光系统、太空拦截系统等太空战系统具备陆、空、太全程盯防对方导弹和全面威慑其他国家的能力
提起激光武器,多少让人觉得有些科幻色彩。但美国正一步步把激光武器变为现实,并准备应用到未来的太空战中。
美国机载激光器(ABL)项目主管约翰·丹尼尔曾经表示,“2006年,美国机载激光器将进行若干次里程碑式试验!
其实,不仅对于机载激光器,整个美国太空战系统都在加紧武器研发。最近,美国国防部导弹防御局(MDA)进一步提出了太空拦截计划,准备在太空中建立一个拦截平台,配备一至二枚拦截导弹,直接从太空击落敌方来袭导弹。美国防部正寻求2007财年资金支持,以兴建相关实验中心。
激光将成美太空战利器
丹尼尔所在的机载激光器项目研究的是一种高能激光武器系统。该系统以波音747-400F飞机改装为装载平台,安装兆瓦级氧碘激光器,用于摧毁敌方发射后不久尚处于助推阶段的弹道导弹。
据美国导弹防御局宣称,目前机载激光器已经具有足够长的激光发射时间和足够强的激光发射功率,能够摧毁助推段的弹道导弹。激光器的地基试验预计于8月完成。目前,美国正在考虑吸纳日本参与研发,以便尽快把机载激光武器系统正式投入生产。
除机载激光武器外,美国还在大力发展地基激光武器。美国新墨西哥州荒漠的“星火”基地,一直是美军试验陆基新型激光反卫星武器的重要场所。近年来,“星火”基地的美军一直在观测太空轨道上运行的外国卫星,这里的观测仪器甚至能分辨出在1600多公里远处太空中只有篮球大小的轨道飞行器。
这个基地每个月有二十几次用弱激光照射卫星,为开发下一代太空卫星武器积累技术。目前,美国已经解决了地球大气层对激光束能量造成削减的问题,可以对太空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并发动高能激光照射。这意味着,以往传说中的“激光大炮打导弹、卫星”的作战模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美太空战思路:全程攻防
除上述日益接近完成的机载、地基系统,以及拟议中的太空拦截项目外,美国还可以通过电磁领域的优势,对敌导弹系统和外空设施进行电磁攻击。
根据自身在太空战领域的多种优势,美国在研究武器系统和发展作战理论中贯穿了全程攻防的思想,即美国未来建成的太空战系统不仅能在敌方导弹来袭时在其发射、升空阶段实施激光打击,也能对其指挥、通信必需的卫星系统和通讯网络实施激光摧毁,或通过电磁脉冲攻击等造成敌方作战网络瘫痪。
这种激光、电磁攻击可能来自美国的地基激光系统、近地空中平台,也可能来自太空平台。具备这种作战能力以后,美国固然可以在敌国、恐怖分子准备以导弹等武器袭击美国本土和太空卫星等目标时实施先发制人打击,也可以对任何国家、组织实施攻击与威慑。
机载系统是攻防核心
目前看来,美国着力发展的仍是机载激光武器系统,太空拦截平台则由于工程浩大、牵涉面广而暂时停留在讨论和远景规划中。而在机载拦截与地基拦截的讨论中倾向前者,这一点可以从年度拨款看出些端倪:2006年,美国的机载激光器项目获得4.716亿美元预算,而空军2月份向国会提出的反卫星武器科研预算虽然仅为2140万美元,却仍被削减了650万美元。
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为机载拦截发生在导弹上升阶段,弹头被击毁在距敌方较近空域,即使弹头带有大规模杀伤装置,对美国的影响也较小。而部署在本土的地基反卫星系统受地球曲面影响,适合攻击太空轨道或再入段(由太空重返大气层的阶段)目标,如敌方在太空中提前触发核暴,则美国的卫星系统在核暴造成的电磁冲击下会严重受损,而再入段爆炸则可能直接造成残骸溅落本土,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
其次,发展机载激光拦截武器在法理约束和国际社会的抵触上都小一些。美国在地基发射攻击外空轨道目标方面已经具备一定能力,再明目张胆继续发展反卫星武器很容易招致国际社会的不满。而发展机载激光武器则不同,它可以被说成是美国一直宣扬的反导系统的一部分,又因为作战单元与作战过程均不发生在太空而逃避了《外空条约》等国际法条文的限制。
虽然如此,美国大力发展激光反导、反卫星系统的举动仍然遗害无穷:大国战略威慑的平衡一旦失去,新的军备竞赛与对抗气氛很可能会接踵而至。人们有理由担心,美国太空战系统这个冷战时期星球大战计划的演变产物,会不会再将国际社会推回到冷战中去。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寇立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