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8日是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10周年,在交大所培养的十多万学子中,涌现出一大批救国、建国、治国的高端人才,江泽民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位!督竺窈退哪感I虾=煌ù笱А(上海交通大学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回顾了江泽民和上海交大的点点滴滴,展现了他对母校的深厚感情。本版选载的就是发生在江泽民同志和他的同学、校友之间平凡而感人的故事。
来之不易的“全家!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对上海交大1947届电机系的毕业生来说,从当年告别校园至今,其间横亘着的不仅是50多个春夏秋冬,还有那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和社会变迁,岁月侵蚀冲淡着青春记忆。幸运的是,同学们到现在还都拥有一张毕业时的“全家!闭掌。这并不是命运特别地眷顾他们,而是全赖郭常让精心收藏和江泽民同志张罗修复之力。
上海交大有一个传统,每当学生毕业离校前夕,每个班级都要举行毕业联欢会,拍张集体毕业照,以此为4年大学生活和同窗情谊留下珍贵的纪念。当年,1947届电机系的同学和师长们一起,也摄下了那历史性的一刻,所有同学都视之如珍宝。
照片拍摄于1947年7月2日。这一年,国民党政府扩大内战,社会;姆,民怨载道,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年初,交大学生参加了抗议美军暴行的大游行;5月13日,交大又爆发了震惊全国的护校运动,3000多名学生自开火车赴京请愿。接下来,发生“五·三○”大逮捕,交大被3000多名军警特务包围,白色恐怖弥漫校园,不断有学生被打、被捕。学校?,许多同学离开了学校。毕业班的同学更为分散,有的被迫隐蔽起来,有的忙于找工作,有的回到了家乡。而且,1947届电机系又是个有着90来人的大系。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把班级同学临时集中起来相聚并拍个毕业照是很困难的?墒,经过几位热心同学的奔走努力,7月2日下午,电机系1947届毕业联欢会最终得以召开。借用的地点是毗邻交大的林森西路(今淮海西路)338号中央银行俱乐部一个礼堂,到会的同学居然有68位,还邀请到王之卓、钟兆琳、张钟俊、沈尚贤等9位师长。联欢会后,师生们趁着天色未暗,来到俱乐部大门口集中拍照。郭常让同学用自己借到的相机拍了一张,再回到队伍中,让另一位懂摄影的同学再拍摄了一张,留下珍贵的毕业照。
说起这张照片弥足珍贵,不仅因它拍之不易,而且还在于它存之更不易。在经历“文化大革命”等历次运动的反复折腾后,大部分同学珍爱的这张毕业照都被红卫兵抄走或遗失了。只有细心的郭常让把被造反派抄家时撕碎的毕业照片小心翼翼地收集、珍藏起来。他一直想好好修复,却苦于无法实现。得知同班的江泽民同志在上海做市长后,他觉得此事有希望了,因为他深知江泽民同志的为人和热心。1986年,当回母校参加校庆见到江泽民同志时,郭常让便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结果,不出所料,江泽民同志欣然接受了修复残照的“任务”,还感谢郭常让为大家做了件好事。随后,江泽民同志设法找到有经验的技师,对破碎的照片进行了拼接、翻拍,使照片的原貌基本上得到恢复,放大后又进行了复制,分寄给班上同学。当再次拿到这张失而复得的毕业照时,同学们的心情都无比激动,因为这张照片不但留驻了青春的记忆,更承载着深厚的情谊。
患难与共知音在
在江泽民同志的人生道路上,有一个人对他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他的名字叫厉恩虞。他比江泽民同志年长7岁,是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大学时的学长。起初他们并不认识,但因共同经历了1943年那场声势浩大的“清毒运动”而成为战友。当时,厉恩虞是运动的总指挥,而刚刚踏进大学校门的江泽民同志是一个积极参加者。厉恩虞因在运动中的英勇表现和卓越才干,受到包括江泽民同志在内的广大青年学生的爱戴和敬重?拐绞だ,江泽民同志转入上海交大读书,一时与厉恩虞失去了联系。1946年冬,厉恩虞从苏区根据地来到上海,需要隐蔽一段时间,组织上找到了入党不久的江泽民同志,江泽民同志把他安顿在自己姨妈家里。于是,他们有了一段零距离的接触。
半个世纪以后,江泽民同志仍十分清晰地记得当年和厉恩虞一起分享救济食品、在生活上同甘共苦的情景,对厉恩虞的博闻强识和马列主义理论素养尤感钦佩,曾饱含深情地回忆道:“……1948年11月,他撤退回苏北根据地,我到车站为他送行。到根据地后,他改名叫陈震东!辈恍业氖,就是这样一位早年投身革命、铁骨铮铮的学运领袖,因为他的地下党工作经历,新中国成立后却成了历次政治运动的审查对象,被扣上了“特务嫌疑”的莫须有罪名。长期的不公正待遇,使他处于极大的精神压抑之中,终于积郁成疾,在1978年6月27日黯然去世。在厉恩虞一波三折的坎坷人生中,幸有江泽民同志这样一位知交。江泽民同志始终信任他,使厉恩虞在黑白颠倒、世态炎凉之际,体会到人间的温暖、真情的可贵。在他病重期间,江泽民同志对他予以多方照顾。在他逝世后,江泽民同志对其子女仍予以悉心关怀。
曹天忠,是江泽民同志的同班同学,也是江泽民同志当年护送过的又一位地下党员。1948年春,曹天忠因身份暴露,被国民党通缉。10月下旬,党组织决定让他转移到天津工作。在危急关头,江泽民同志和厉恩虞冒着生命危险,成功地掩护曹天忠和他的家人登船离开上海,安然脱险。以后,两人的工作领域虽然不同,但始终保持着亲密往来。
1991年初,江泽民同志听说傅积宽同学从台湾到北京来了,便邀请他到家里做客,同时还邀请了曹天忠和王嘉猷(王嘉猷是江泽民同志的入党介绍人)作陪。1月14日傍晚,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如约来到中南海。接待人员引导他们走进一间小会客室。少顷,便见江泽民同志由里间走了出来,满面笑容地说:“欢迎,欢迎你们到来!”边说边快步走上前与老同学一一握手,并逐一问候道:“!积宽!我们有40多年不见了,你胖了!薄疤熘,我们也好几年不见了,你还是老样子……”“嘉猷,你还好吗?”3位客人也向他连连问候。这时,有人提议多年不见,应拥抱一下。江泽民同志立即高兴地响应道:“好,拥抱,拥抱!”于是,大家又一一拥抱。旁边的工作人员不失时机地按下了快门。接着,江泽民同志又指挥大家排成一排,让工作人员拍照。只见弧光一闪,4位年逾花甲的老人的珍贵合影定格在了一刹那间。落座后,大家的话匣子便打开了。谈话中,江泽民同志回忆起40多年前在大学里读书、生活的峥嵘岁月时,对一些同学的情况都记忆犹新,甚至连他们的业余爱好和专长也纤芥不遗。
可以说,对于大学时代的每一位同学,江泽民同志都非常关心。老同学反映的问题、遇到的困难,江泽民同志总是在核实情况的基础上,对于应该解决而迟迟没有解决的问题给予关心。有一位与他同届的同学叫林天宠,在电力系统工作,退休后他们很多老同志的一笔退休补贴因种种原因迟迟未得到落实,几经反映仍没有结果。无奈之中,他想到了当年并无太多交往的大学同学江泽民同志,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江泽民同志写了一封信,把事情的原委作了如实反映。没想到,很快就有了回音,有关方面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使事情按有关规定得到了解决。事情虽小,却让林天宠和他身边的老同志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江泽民同志的深情厚意。
相聚在金婚
2001年1月6日,对于张安铭及王慧炯、徐家瑨、陈耳章、楼海日、左湖、唐宗炎7位同学来说,是个终生难忘的日子。这天,一场瑞雪降临京城,雪中的瀛台银装素裹、风光旖旎,在妖娆中透着清凉。下午4点左右,7位老人(其中4位还带了夫人)应邀来到中南海江泽民同志的住所。久别重逢,分外亲切。老人们在雪中一边赏景,一边娓娓交谈,时不时还吟诵两句诗,全然忘却了冬日的寒冷,瀛台一向的肃静被这群老人的欢笑声打破了;氐绞夷,更觉满室春意融融。这些同窗好友及夫人们围坐一桌,共进了晚餐。席间,大家谈天说地,时而忆起50多年前的学生时代,时而交流近年来的工作和生活,时而又谈及社会热点,几乎百无禁忌。左湖还就学校收费太高、西部学校使用危房、一些干部贪图享受等问题直抒己见。江泽民同志认真地听着,并不时在本子上记下几笔。
饭毕,江泽民同志弹起钢琴,还亮开嗓门,用意大利语高歌一曲《我的太阳》,声音雄浑而华丽,颇见功力。接着,江泽民同志又拉起二胡,唱了一段韵味十足的京剧。随后,江泽民同志又和王慧炯、曾经是交大合唱团歌手的张安铭等一起合唱。在江泽民同志的感染下,大家都渐渐地摆脱了拘束,一首接一首地唱起了那些百听不厌的老歌。歌声飘出窗外,更久久地留在了大家的心窝。歌罢,江泽民同志与老同学一一合影留念,并说不日便将由自己签名的照片分送到各位府上。转眼之间,已经四五个小时过去了,几位老同学恋恋不舍、依依惜别,并相约他时再聚。临别前,江泽民同志才向大家透露:这一天是他和夫人王冶坪的金婚纪念日。老同学听后甚为感动,已经分别很多年了,身居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高位的江泽民同志还把自己作为一名普通的交大学子,在金婚这样一个需要特殊纪念的日子里,仍然想念着大学时期的同窗好友。
归途中,望着车窗外挺拔的古柏苍松,当年的老班长张安铭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做江泽民同志证婚人时的一幕。那是50年前的一个周末,在上海益民食品厂动力科当技术员的江泽民同志要与王冶坪同志举行婚礼,按习俗要有证婚人,江泽民同志想到了老同学,遂邀请张安铭、王慧炯和唐宗炎三人担任证婚人。当天,在福州路状元楼的大红“囍”字前,他们高高兴兴地为江泽民、王冶坪两位同志集体证婚。
江泽民同志金婚纪念日与同窗好友相聚的故事一时在同学中传为佳话。
【文章转载于《文汇读书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