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人编写的《云南铁路》中有这么一段话:"从风景的观点看,南溪河湾的自然景观是全线中最雄壮丽、最能撼动人心的。山势险峻,旷野茫茫,放眼纵览,美不胜收。其雄伟景色可以与阿尔卑斯山相媲美。"
无限风光在险峰,山势越险峻,往往风景就越美,但在这种条件下修筑铁路,却是极其困难之事。山上到处是茂密的树林,还有2至3米高的荆棘灌木丛林,"人们如果手中没有一把开路短刀,是难以进入这样的丛林中去的。那里还是一个动物区,有许多的壮鹿和猴子,也有一些豹子,甚至有大老虎出没,严重威胁着工人们和骡、马、狗的生命安全。"另外,还需要克服的最大困难是筑路过程中常引发的山体坍方和斜坡上大量的崩塌岩石。据《云南铁路》记载,在修筑滇越铁路的过程中,除12000多名劳工献身外,还死了80名"领导人员",几乎都是法国人。死后主要葬在开远、芷村等地的铁路边上。
夏日的一天,记者驱车来到开远,想探访法国人坟墓的下落。询问了很多人,费了不少周折,才打听到开远解放军化肥厂内,是有个叫"洋人坟"的地方,埋葬着一些外国人,"听说是修铁路时死的。"经与化肥厂宣传部联系,记者终于走进了这片"洋人坟"的围墙内,谁知看到的却是一盆盆花草,原来现在这成了厂区的苗圃;üぬ导钦呃凑"洋人坟",就把记者带到一个杂草丛生的角落,随手一指:"那边都是。"拨开草丛,记者果然看到了一个个水泥砌成的坟墓,高度很矮,墓头上还刻着一些法文,估计是死者的姓名。据当地人介绍说,过去这里的面积更大,还有石头围墙,后来周围有人盖房子,拆了石头围墙,还挖到过一些尸骨。
记者默默地听着,不知该如何评价长眠于地下的这些法国人,却想起了晚清时任法国驻云南总领事的弗朗索瓦,他有个中文名字叫"方苏雅"。前几年,曾有个昆明人将方苏雅在云南时拍摄的照片翻拍后,拿回昆明展览,造成了很大的轰动。方苏雅兼任过法国驻云南铁路委员会的代表,曾带领手下参加过滇越铁路的勘测,在他的日记中有过这样一段话:"当望远镜瞄准巍巍群山时,一定会给他们(云南村民)留下深刻印象,一个普通的外国人,从远离8000海里的国家,来云南干什么?"是啊,方苏雅,还有死在中国土地上的这些法国人,来云南干什么?不可否认,他们来到云南,有殖民主义的思想,滇越铁路通车后,象根"吸血管",源源不断地从个旧掠走大锡23万多吨,同时还抢走了马帮的饭碗,冲击了民族手工业。因此,在多年来的传统教育中,这些法国人是"侵略者",是"吸血鬼"。
但是,在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能否从另一面看看这条铁路呢?被法国人"掠走"、被滇越铁路"吸血管"吸走的大锡,现在看来,不也是出口贸易吗?个旧不也正是由此崛起为世界"锡都",成为云南重要经济支柱的吗?还应该看到的是,云南的对外开放正是从滇越铁路的通车开始的,正是这条铁路带动了云南的经济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文化教育和民主科学的思潮,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才有了孙中山的河口起义,才有了万民拥戴的护国运动。而且,中国共产党在云南的星星之火,最早也是播撒在滇越铁路线上的。1927年底,中国共产党员刘林元来到芷村车站,以洗炉工为掩护,在工人中传播革命思想,秘密发展党员,建立了云南铁路第一个党支部。云南省的第一次党代会,也在芷村车站旁召开的。从此,铁路工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举行罢工等各类大小斗争13次。在解放战争中,共产党在滇越铁路建起了秘密交通线,传递情况、护送干部到游击区,把优秀的铁路工人输送到"滇桂黔边区纵队",为云南的解放做出了贡献。
该怎样评价这条铁路呢?清朝最后一个状元袁嘉谷是云南石屏县人,在1910年10月返回故乡时,乘坐的就是滇越铁路的火车。过去他从家乡赴京赶考,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而此次还乡,却只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袁嘉谷感慨之余,赋诗一首:"山川依旧物已非,云岭横贯大动脉;二月行程一旬度,万里雄关亟相随。"回到家乡,在比比皆是"反侵略"、"反掠夺"、"争路权"的浪潮声中,袁嘉谷又作诗一首:"新生事物多折难,说三道四两极反;云滇谁说无前路,列车尽头尽曙光。" 袁嘉谷以敏锐的超前意识,辩证、客观地肯定了滇越铁路对云南经济、文化建设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马永鸿、屈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