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中华文摘》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郁闷的比尔·盖茨
刚到美国不久,我就有幸见到了比尔·盖茨这位世界首富。
美国的大学和中国的大学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食堂门口会贴满各种信息海报。比尔?盖茨要来讲演的消息就是从这看到的。当时还想美国人怎么这么不严肃,比尔·盖茨可是大腕啊,起码也得正式一点。要在国内市长都得陪着啊。结果到了讲演那天,才知道美国人真的“很不严肃”。当天来听的人不过二三百人,显然很多学生对这位世界首富并不崇拜,而且有一半人还是半躺半卧在草地上,吃着玉米花、喝着可乐。一个黑人学生还不顾保安的劝阻,坚持在一边拉小提琴,说谁来了都不能影响他的练习。比尔·盖茨在台上看到还开了个玩笑,可惜我当时英语不行,没听明白。
那天首富的讲演一半内容都是在诉苦,他说以前他向我们大学捐赠过电脑和软件,但被不少人称之为“做广告”。当时舆论对“微软垄断”的批评很厉害,他曾向印度捐了1亿美元防治艾滋病,但媒体说他是为了获得免税权。搞得比尔·盖茨很郁闷。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还说,对自己拥有巨额的财产多少感到“有些内疚”。
不过说实话,比尔·盖茨的钱还是很“干净”的,他的财富主要来源于股票增值。他本人也比较朴素,据说吃饭常常一块牛排就OK了。当时有学生提问:你是怎么弄到那么多钱的?他回答:我也不知道怎么就有这么多钱,以前只想着把事情做好,不知不觉中就越来越有钱,我的财产有专人来打理,具体有什么变化其实我自己并不是很清楚。又有人问:你这么多钱打算怎么花?去月球旅游吗?他说:除了生活外,大部分用来捐赠。
这倒是事实,比尔·盖茨近年来先后捐出了二百多亿美元,位列当代50位最慷慨的美国慈善家之首。他还打算身后捐献出大部分财产,只给三个孩子每人留下100万美元(这点儿钱相对于他的财产总额只不过九牛一毛)!
可见他对财富并不是看得很重。
“五月花姊妹会”的凯撒林
我的房东凯撒林女士是“五月花姊妹会”的成员。
“五月花姊妹会”是一个民间妇女组织,历史渊源倒不清楚,估计原来是一个类似于民间妇联的组织,现在其主要功能是帮助会员学习、娱乐和投资。其成员主要是一些50岁以上的独身女性和寡妇。
凯撒林女士告诉我,自1976年加入这个组织后,资产增长了50倍,毫不费力地从一个不起眼的普通人一跃成为百万级的小富豪。
那么五月花有什么高招能让人致富?说出谜底竟然极其简单。
巴菲特在美国投资界有股神之称,其投资思路、选股思路别具一格。很多人都喜欢模仿他,但操作就是不理想,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耐心。巴菲特买什么股票其实很容易知道,美国这种报告、报表、分析都很全面。巴菲特有什么股票、有多少数量、买卖了多少都是透明的,可是很多学他的人都是自作聪明、中途下车,或者坚持不到最后,结果没有享受到完整的投资回报。而五月花姊妹会却是踏踏实实的巴菲特跟随者,股神买什么,他们就买什么,股神卖什么,他们就卖什么,全部照搬;蛐碚庑├咸亲灾讲桓咚圆琶挥刑嗤氲脑虬,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暗合了投资的高境界。
“购物狂”布朗太太
布朗夫人是位很独立的女性,他丈夫是布什家族外围的一名成员,经营化工、建筑、铸造等多项生意。其资产几千万没有问题。但布朗夫人并不愿意当无所事事的全职太太,而是在大学里当老师。布朗夫人很喜欢购物,她每周都会买一汽车东西回来,一部分自己用,一部分送人——比如我们这些学生。
布朗夫人买东西是很有一套的。美国有很多直投杂志,报纸上面都印有优惠券,一些商店也会派送、邮寄一些。布朗夫人每次都会很认真地积攒下来,还吩咐家里的女佣也帮着搜集,并分类放好。然后在周末计划自己的采购:都买哪些东西。走什么样路线(美国的大型超市一般都不在市中心)、开什么车(他家有4辆汽车),然后才出发;旧厦扛鲋芤徊祭史蛉硕蓟岽┒骼囱T透蠹,有时谁回答问题答得好,她也会奖励一个,所以布朗夫人在学校里的人缘特别好?蠢凑庑┬±裎镆财鸬搅斯氐淖饔。
不过这些东西也不是白拿的,我就去布朗夫人家干过两次活。布朗一家住在郊区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别墅里,一次布朗夫人请我们几个去他家帮着修理房子,那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布朗先生因为胖只能干干除草这类事情,我们几个年轻人则在房顶上跑上跑下。中午大家就坐在草地上晒着太阳吃简餐,周围有几个邻居也自带工具过来帮忙,气氛十分友好。在美国人眼里,这些体力劳动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相反,他们甚至把这作为一种炫耀。
从娃娃抓起的麦克
麦克以前在硅谷工作,在网络热潮中一夜暴富,27岁的时候已经拥有好几百万了。后来自己开了公司,专门开发电脑游戏软件。麦克对东方文化很感兴趣,一直想去西藏、香格里拉这些充满神秘的地方居住。他请我当家教教中文时我就告诉他,藏语和汉语是两回事,他很奇怪“应该差距不大吧”,我说差得十万八千里。不过要想找到会藏语的实在太少了,所以他还是愿意先学习中文。
麦克有一个9岁的女儿,在我教麦克学汉语的时候,她也跟着学,因此麦克每月答应多付我50美元。其实我并没有提出多付的要求,教一个人和教两个人是没有多大区别的,令我吃惊的是,这额外的50美元竟然是由他的女儿支付——他解释道,这是要从小培养女儿的独立意识。
以前我只听说国外父母让孩子做家务,然后奖励一些消费,这次是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小家伙拖地、拿报纸、洗碗、叠被褥这些都是自己干,而麦克总是根据她的表现奖励她,小家伙则用这些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最让麦克感动自豪的是,他所开发的电脑游戏软件,都要让女儿先试着玩,他规定:只要女儿每提出一个修改意见,不论对错都奖励一美元。最多的一次,他一天付出了37美元的“代价”。
我曾和麦克讨论过教育子女的问题,我说这样教育孩子恐怕留下“向钱看”的后遗症,而麦克反驳:向钱看没什么不对,要让孩子从小就体会到赚钱不易,这样才能培养他们健康的金钱观。
美国富豪的“共性”
我见过的美国富豪毕竟是有限的,但这里还是有一些共性(我接触过的大多是百万这个级别的),说出来供大家参考吧:
吃饭普遍不讲究。
他们都有很体面的衣服,但平时穿的不是那么严谨,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小富翁,牛仔裤、T恤衫是很常见的装束。
住房条件普遍较好,换房子的频率也比较高。
他们都有两辆以上的汽车,根据不同的场合和用途选择使用。
大多购物是在超市,其次是专卖店。有时候也讲究品牌,但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一般有品牌的产品质量还是可靠一些。
都喜欢买彩票,但只是玩玩。几乎都投资过基金、股票。
基本都用信用卡,而且一般都有两张以上,一般很少用现金。
美国的税收多如牛毛,所以这些人对于避税很热衷。
都有过捐赠的经历,而且数目还比较大。
立遗嘱比较早(这样可以省下不少麻烦。否则,法院将决定谁能拥有你的财产)。
都买过多种商业保险。
(文/何华 摘自《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