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21日晚6时20分,中国第二批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官兵乘坐中国南航波音777专机抵达北京首都机场。
自2004年12月22日在皑皑白雪中从首都机场飞赴利比里亚,到今天胸前挂着联合国荣誉勋章凯旋,作为中国第二批赴利比里亚维和运输分队的一名参谋军官,笔者与维和战友们一起经受任务区各种磨练和考验,共同分享维和生活的艰辛与快乐,亲身感受身为中国维和军人的光荣与自豪。同时,也用笔记录下维和官兵这210个日日夜夜的奋斗历程。
在联合国16个维和任务区中,由一个分队担负整个任务区的后勤保障,仅中国运输分队独此一家。
按照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简称联利团)的部署安排,中国维和运输分队作为直属的惟一专业运输保障分队,主要担负驻利比里亚维和部队的部署换防、建材、油料、净水等装备物资的运输保障任务。但随着联合国在利比里亚维和行动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国运输分队的保障范围也不断向纵深推进,任务执勤点从年初的17个迅速增加到34个,扩展到全国4个战区,行车遍及利比里亚全境。
240人的分队,100台运输车辆,在战乱环境下,要全天候保障整个任务区1.6万人的多国维和部队,从未有过的超负荷工作强度和各种困难险情随时考验着每名官兵。联合国提供的情况表明,由一个分队负责整个维和任务区的后勤保障,在联合国目前的16个维和任务区中,仅中国维和运输分队独此一家。
“其实最令我们头疼的,是利比里亚复杂的道路状况!痹耸湟慌排懦に瘟⑷核,“利比里亚的基础设施在14年内战中受到了很大破坏,全国没一条像样的公路。每次执行任务,我们都要穿越土路、坡道、山路和原始丛林等各种道路,有些原始丛林原来就没有路,硬是靠我们车辆趟出来的!
从6月份开始,利比里亚开始进入漫长的雨季,许多道路桥梁被大雨冲毁,官兵们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6月9日,分队奉命向420公里外的旺加玛巴基斯坦友军紧急运送一批补给物资。为了确保物资按时抵达,车队在副队长方进才的带领下冒雨前行。进入山路后,车辆接连陷入泥坑和险桥,行进异常艰难,官兵们只能爬滚在泥泞中一边抢修,一边前进。
当车队经过一天的艰苦跋涉抵达旺加玛后,却发现命令单有误,送货点还在70公里外的佐佐。按照常理,分队官兵完全可以按照命令单把物资卸在旺加玛。但为了让友军尽快收到物资,车队又连夜赶往佐佐,将物资安全送达。
7个月来,中国维和运输分队共计出车5918台次、出动12182人次,运送物资2.2万吨,无一起责任事故,无一起交接差错,安全行车88万公里,圆满完成了联利团赋予的各项维和任务。
为此,联利团副司令塔希尔少将视察运输分队时,在留言簿上郑重地写下这样一句话,“中国维和运输分队是联利团的后勤保障中枢,是联利团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绷抛芩玖畎峦吣岜戎薪啻卧诨嵋樯隙云渌椅筒慷铀担骸坝昙臼歉飨钊挝竦耐P,给我们带来很多困难,但利比里亚的和平进程不能停下来,你们可以去看看中国运输分队是怎么做的!
11岁,他加入了邦加地区的一支童子军,学会了如何使用AK-47冲锋枪。
利比里亚,在英语中是“自由之地”的意思。这个面积只有11万平方公里、人口近300万的西非小国,是非洲最早成立的共和国和19世纪非洲仅有的两个未被殖民统治的国家。然而,14年的战乱给这个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创伤,近百万人流离失所。
5月17日上午,在联合国高级难民署协调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距邦加10公里处利比里亚最大的一座难民营。一片白压压、望不着边际的难民帐篷,一个个骨瘦如柴、衣不遮体的身躯,一双双热烈与求助的眼神,让我们真实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也感受到了利比里亚人民重建家园的顽强生命力。在任务现场,一个在战争中断了一条腿的50多岁的前战斗人员,像孩子般激动地大喊大叫,“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当我们把难民送到丛林深处的村落时,许多十几年分散的亲人相拥在一起,号啕大哭。这些场景让笔者深切感到,在经受战争的洗劫之后,利比里亚人民对和平发展那种刻骨铭心的渴望。
在这座难民营里,笔者遇到了16岁的少年凯瑞?鸪錾1989年正好爆发了利比里亚内战,他的成长史简直就是利比里亚的内战史?鸶嫠呶,8岁的时候,父亲死于内战。11岁,他加入了邦加地区的一支童子军。在那里他随反政府武装一起作战,学会了如何使用AK-47冲锋枪,如何完成作战任务和使用假名字。现在,凯瑞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资助下,马上要去一个难民学校读书。
在与我们告别时,凯瑞用那曾熟练操作AK-47、布满老茧的双手紧紧握住笔者的手说:“现在,我再也不想打仗了。我要读书。最好能到中国留学,然后回来做一名老师!
“一支官兵平等、和谐共处、充满活力的部队是不可能发生性丑闻事件的!
5月5日,中国赴利维和部队授勋仪式在首都蒙罗维亚中国维和运输分队营区隆重举行。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联利团代理最高行政长官阿布·穆萨在致辞的最后特意说道:“我们非常感谢中国军人在维护中国形象的同时,也维护了联合国的形象!
穆萨的话中其实也隐含着另一层寓意。今年以来,联合国维和部队在刚果(金)、利比里亚等任务区发生了多起性丑闻事件,被国际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给联合国维和行动带来极为恶劣的负面影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亲自下令,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进行调查。
相比之下,中国维和部队良好的对外形象和严格的自律精神,在各国维和部队和利比里亚民众中有口皆碑。7个月来,作为联利团活动范围最广、人员流动最多的一支部队,中国运输分队始终做到了“车行万里目标一致、人撒八方言行如一”,没有一起违纪违规事件。当纽约联合国总部调查组到利比里亚进行调查时,联利团推荐工作组专门了解研究中国运输分队的工作经验。
在调查中,联合国调查组发现,与其他维和部队相比,中国运输分队最特殊的一点就是封闭式管理。对此,调查组的官员非常不解。为什么要实行封闭式管理?在这种特殊环境下,这么长时间官兵能否承受?这样做是否违背官兵的个人意志?问题犹如连珠炮似的一个个抛向我们。分队领导笑着说,事实说明一切,我们真诚地希望你们在这里生活两天。
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他们看到的是中国军队严格正规的一日工作生活制度、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官兵同乐的融洽关系,没有他们想像中的压抑、呆板和死气沉沉。
“一支官兵平等、和谐共处、充满活力的部队是不可能发生性丑闻事件的!卑敫鲈潞,一篇题为《中国维和部队为何远离性丑闻》的报告刊登在纽约联合国秘书处的工作研究期刊上。
每月两分钟长途电话太珍贵。后来,他每次打电话前,就先在外面专门排练一下。
在维和任务区,官兵们最难割舍的就是思乡之情。由于任务区信件不通、电话不畅,分队决定,每个月每人可利用分队的海事卫星电话与亲人通话两分钟。于是,这两分钟的电话就成了大家每个月最期盼的大事。
运油排的班长王善伟回想起他打第一个电话的场景,至今还忍俊不禁。他说,第一次大年三十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听着话筒另一端母亲的声音,一时竟激动地不知说什么好,结果两分钟下来感觉什么都没说。后来,他每次打电话前,就先在外面专门排练一下,废话就不说了,在纸上列上几点,照着纸念。我问他,那你打电话一般给父母都说些什么?王善伟笑着说:“其实也没什么说的,报个平安就行了!钡抑,这个排的官兵每天要负责给各个任务点运送油料,早出晚归,风雨无阻,自从到利比里亚以后,基本就没歇过一天。但面对亲人,他却没说一声苦,喊一声累。
分队还有几名官兵,来任务区前刚刚结婚,对新婚妻子自然有说不完的情话,但这国际长途电话却实在打不起了。他们就与妻子约定,每天写一篇日记,等回国后,让妻子慢慢看。
在利比里亚的日日夜夜,在维和运输分队,每天都发生着许多这样平凡而又感人的事情。临回国前的几天,炊事班的战士向队里提出一个请求,希望到海边去一趟,看看大西洋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其实,运输分队的营区离海边只有不到1000米。但炊事班的这些战士自抵达利比里亚后,就再没有出过营区大门,起早贪黑地一心为大家搞好后勤保障,根本不知道外面是个什么样子,非洲是个什么样子。
7月20日上午,在第三批维和战友欢送的锣鼓声中,我们离开了工作生活了7个月的运输分队营区。望着车外熟悉的道路,熟悉的草木和熟悉的脸庞,一种依依惜别的感觉忽然涌上心头。市区较我们刚抵达时比,繁华了许多,车流多了,人流多了,摆小商品的地摊也多了。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一群小孩子在街道旁的简易足球场上快乐地飞奔着,尽管他们现在还光着屁股赤着脚……所有的人都在享受和平带给他们的欢乐与幸福。
但时间还未把14年战乱的创伤彻底荡涤,和平基础依然十分脆弱。随着10月11日全国大选的日益临近,40多个政党和50多个总统候选人争相亮相,各种利益冲突浮出水面,近一个月来,游行示威和武装冲突越来越多,甚至发生了多起针对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袭击事件,致使利比里亚局势更加扑朔迷离,形势发展难以预料。
临别之际,望着为之抛洒下无数辛勤汗水的这片西非热土,我们由衷地说一声,利比里亚,好运!
(据中国青年报;温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