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泉州七月十三日电(记者林永传)初中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人人受教育”应是这一阶段理应坚持的原则。然而在泉州,几年来随着高中与初中办学的分离,几乎所有名校的初中部都转为“民办”,其最直接的后果是:历经数十年上百年培育出来的名校,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完全向金钱倾斜,成为一棵棵“摇钱树”;而如何让子女接受优质的初中教育,也随之成为泉州市民心中“难言的痛”。
小陈原是二轻系统一家工厂的员工,丈夫在市直单位开车。今年春节过后,为了女儿升初中的事,小陈夫妻俩一直在犯愁。是选择上名校民办初中,还是参加电脑派位?真是左右为难。选择上名校初中,是女儿所愿,但二万元人民币的所谓“建设捐赠款”,再加每学年三千多元的学杂费,对他们而言是一笔巨大的负担,举债是在所难免的;而参加电脑派位,万一被派到公认的薄弱学校,岂不是毁了女儿的前程。夫妻俩经再三思量,还是咬着牙向亲戚朋友借来了两万元钱,让女儿读民办初中。
小陈夫妻的无奈其实也是许多选择让子女上民办初中的泉州家长们的无奈。泉州人都知道,泉州一中、五中、七中是泉州的名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些经历数十年上百年培育出来的名校,是泉州人才的摇篮。
可是,在高中初中分离办学的改革中,这三所名校的初中部,都成了“民办”学校,也就是说,想读这三所中学,市区学生必须交二万元,市区外的学生得交二万五千元的“建设捐助费”,外加每学年三千元的学杂费。
而且,这三所学校都是在小学生还没毕业时就提前报名,提前招生。因为报名的学生太多,学;棺孕凶橹叭胙Э际浴。等这些必须“花钱”的学校完成招生后,其余的公办初中才以电脑派位的方式进行招生。
因为各公办初中客观存在的办学水平相差太大的事实,许多家长担心子女被派到薄弱学校,也就象小陈夫妻一样,不惜举债让子女完成“义务教育”。
对于泉州形成的这种“高价义务教育”局面的形成,社会各界多有看法,学生家长更是议论如潮。
此间个别教育官员以“政府不出一分钱,就增加了几所高水平的学!弊魑母锍晒右钥隙。
但社会的反应却不尽如此。一位资深教育工作者对这一局面痛心疾首,他说,所谓的“民办初中”,借以办学的都是全市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将这些资源一古脑儿剥离,成为一棵棵“摇钱树”,而许多家境贫寒的优秀小学毕业生丧失了接受优质初中教育的机会,也许这成了改变他(她)们一生命运的转折点,这与我们提倡的社会公平显然背道而驰。
而作为薄弱学校的领导,也有一肚子的怨气。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公办学校校长抱怨说,《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小学升初中不得以考试设置门槛,而几年来,几所民办初中都自行组织入学考试,教育主管部门对此也无可奈何!敖詈玫纳聪忍糇,剩下的再让公办学校派位录取,其结果必然是强者愈强而弱者愈弱”。
这位校长还对民办学校的收费和公办学校的投入吐露了自己的“不满”:他认为,政府不出钱“赚”到了几所学校,确实是改革的成果,但教育投入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负责任的政府,应该从改革得到的好处中,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入和扶持,尽快完成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享受优质教育。但几年来的事实证明,这一目标很难实现!耙环矫媸枪煅S新沂辗训睦浊,一方面又有民办学校高收费的特区,义务教育阶段形成的这种撑死饱的饿死弱的现状,有悖教育公平”,这位校长如是说。
一位孙姓学生家长苦笑道,孩子会读书,家长就得花钱,因为不忍心看他毁了前程,如果没钱,宁愿孩子读得一塌胡涂,省得费心。
而记者注意到另外一个奇怪的现象,初高中分离改革的本意是集中更优质、更专业的资源提高高中教育水平,办好高中,但从今年起,泉州一中分校、五中分校(虽都已依法分别改名,但泉州市民仍然习惯于如此称呼,因为如果不是一中、五中的分校,就形不成招生的热门)却又都办起了高中,这不能不让人费解,既然公办学校必须初中和高中分离,而从这些学校分离出来的初中又办起了高中,这一来一回,让人对初高中分离办学的初衷不免产生了疑惑。
泉州市教育系统几位中层干部私下里曾感慨:面对义务教育阶段形成的这种局面,“有些事教育局也是无能为力的”,话中透出的个中缘由,耐人寻味。记者了解到,这些人的子女也都无一例外地“缴钱”上学,他们坦言,并非“因为有钱”,也是担心“电脑派位”的结果,教育官员尚且如此,平民百姓当如何评价泉州的“义务教育”?!
另有教育界人士指出,除违规“考试入学”外,民办初中;勾嬖谡猩还,人为操纵程度大,校务不公开等问题。
政府鼓励民办教育是法律所规定的,商人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也无可厚非,但面对同样是法律规定的义务教育,政府主管部门是不是该多些作为,投身教育领域的企业家们是不是该多些社会责任感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