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选举在大家早知结果的情形下提早结束,只待选举主任核实提名名单和北京中央任命后,曾荫权将会顺利当选。今次选举提前结束,虽然有人或会认为不够热闹,但在选举面对七月十日前必须完成的限制,能尽早得出结果,扫除政治不明朗,同时令香港可以重新起步,对社会绝对是一件好事。大家都希望,曾荫权能够善用中央的支持及民意赋予他的强势,不辜负港人所托。
在今次选举中,民意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芸芸潜在对手中,有人与中央的关系比曾荫权好,他与香港传统左派人士的关系也一般﹔结果他能获得超过七百名选委提名或支持,除了是他个人的工作表现出色外,也因为他在各项民望的调查中独占鳌头。
今次特首中途换人,中央希望稳定港局,如果属意的人选偏离大部分港人的意愿,单是特首认受性方面,已可能在社会上挑起诸多议论和无休止的纷争,不符合中央“求稳定,求和谐,求发展”的策略。曾荫权与港人希望的人选相吻合,成为稳定港局的重要因素。
民意不但令曾荫权获得中央的青睐,也为他的参选过程排除了不少障碍,最后使他稳稳妥妥地自动当选。
曾荫权获民意支持度极高,以致一些有实力的潜在对手今次纷纷打退堂鼓,只剩下詹培忠和民主党主席李永达“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俩民意支持度甚低,李永达甚至要求曾荫权“让赛”,搞“一票两投”让他能够取得一百名选举委员提名,来展开一次所谓“真正的”选举。
试想像,如果李永达的民望和曾荫权不相伯仲,或者距离不如现时般大,他便大有道理挟民意要求选委支持。在这情形下,如果选委不支持,便有逆民意﹔如果支持,则会令选举出现变量,难保在选举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类似领汇风波,无法在《基本法》规定的限期内选出特首,令香港出现宪制;。
曾荫权为求稳妥而搜集到超过七百名选委提名或支持,封杀潜在对手的正式参选机会,减少横生枝节的风险。港人经历过政治争议大削施政效率的局面,人心思定。一般港人并不在意是否一定要有对手竞争做足全套选举工夫,只要曾荫权依照选举法例“办妥手续”,没有多少人能质疑他的认受性,打击他的管治权威。
从今次选举过程,可以看到大部分港人的期望,是想政府能重振施政效率,令香港可以在七年的内耗和争拗后,可以急起直追,这也是超过七百名选委和逾七成民意对他的最直接要求。
文章来源:美国星岛日报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