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董伟,河北邢树斌,湖北佘祥林——一连串的名字的背后,是一个个公民的生命,他们有的死了,有的还侥幸活着。而无论是在世亦或是逝者,都一次次地显露着现行司法制度中的种种缺憾。
幸运的是,我们的司法改革已经再次上路。此次司法改革的目标是“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
这无疑是一个神圣的目标,为了实现之,我们已经付出了生命和自由的代价。在以人为本的今日社会,我们必须守住法律这条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
4月18日,日本外相町村信孝飞抵北京访问,而此时正值中日之间因历史教科等一系列问题引发了对立情绪正在蔓延。目前中日的紧张关系很难在短期内在外交舞台上迅速解决。政治潮流的转变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需要各界各方的共同努力。
4月13日,国家环保总局为圆明园管理处在圆明园遗址湖中铺设防渗膜事举行的听证会,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次国家环保总局听证会的召开,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它第一次使不同的、对立的意见(包括非政府组织的意见)展现在了决策者面前,同时,也展现在了公众面前。
4月10日晚上,北京万圣书园二楼的咖啡馆,非国有书业工作委员会的委员们聚集到了一起。书业行会,能为书商会员们做些什么?在中国,想让一个行业民间协会真正既维护好会员们的利益,得到会员们的衷心支持,又能与政府协调好关系,并不是件容易事,没有现成经验可言。请看《中国新闻周刊》社会记者发自北京的报道:《非国有书业行会的民主尝试》。
前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成都办事处总经理张桂林和儿子、女婿一起,将不良资产的处置变成了一个家族生意,这样一个在普通人看来昭然若揭的不当行为,在法律上却面临着难以定性的困境。请看本刊商业记者赴成都的调查——《华融成都的家族生意》。
油画,毫无疑问是2005年上半年文化界的关键词。继2004~2005年间中国油画成为新收藏热点之后,陈丹青的辞职风波引发公众对集中在油画领域的院校内创作环境的关注,而陈逸飞的突然去世则使人们的焦点再次集中到了油画上。靳尚谊个人画展也在这个时候悄然开幕。身为陈丹青的老师、中国第三代油画家代表之一的靳尚谊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现在中国油画界靠卖画为生很困难!
随着中国人私生活的形式和内容变得丰富多元,个人信息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具社会价值,于是,谋求这种价值的人和行业就出现了。刚好,近10年来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个人信息被透露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在交易频繁、交往自由的现代社会,每个人的信息随时都有被盗走滥用的可能。本期《中国新闻周刊》专题讨论的正是关于信息的话题。
附:《中国新闻周刊》总第225期目录
时事新动
大型国企禁止MBO不是改革的倒退……………16
封面故事
公民佘祥林的救赎…………………………………18
决定佘祥林命运的执法者
佘祥林案能否助推司法改革——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瑞华
一个地方高院的实践与困境
一小步还是一大步?
天下
中日关系多云间阴……………………………34
社会
圆明园听证会:让一切展现在阳光之下………38
非国有书业行会的民主尝试
商业
华融成都的家族生意……………………………43
衢常铁路:地方政府推动的官民合作
文学
不谈文学,谈文学奖……………………………49
艺术
靳尚谊:现在中国油画界靠卖画为生很困难…50
城市
只有北京能给你这样的满足……………………52
体育
高尔夫不需要“丁俊晖”?……………………54
专题
信息失守…………………………………………56
谁出卖了我们的信息
个人信息的权利期待
周汉华:谁都可能成为透明人
经济论坛
商业银行治理与金融家精神重塑………………62
专栏
纳粹倒台六十年的今天意义……………………64
亨廷顿VS福山:民主化是否是西方化?
名刊要览…………………………………2
读者来信…………………………………8
目击…………………………………10
新闻榜…………………………………12
画中有话…………………………………14
新闻浮世绘………………………………36
潮流新品…………………………………66
健康新知…………………………………67
读书…………………………………68
电视电影…………………………………69
随笔…………………………………70
看板…………………………………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