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昆明四月十五日电 题:马和何以变成郑和?
中新社记者韩胜宝
郑和的原名叫“马和”,后来何以变成了“郑和”?有一种说法是,郑和之所以姓郑,是幼年(十一岁左右)流落到云南镇南,为一郑姓的回民所收养,“遂袭其姓”。对此,记者采访了云南省郑和研究会副会长、晋宁首任郑和纪念馆长徐克明,他认为,马和变为“郑和”,一般说法是天子赐姓“!。郑和家乡的民间也普遍相信“马不能上殿,皇帝赐姓!钡乃捣。
徐克明研究郑和已有四十多年,是当地公认的郑和研究专家。据他考证,新纂《云南通志》说:“以材智事燕王棣,燕邸故多?投κ考爸钜炷苷,而姚广孝、袁忠彻并和皆参帷幄,和为内宫监赐姓郑,故人称三保太监郑和云!毙炜嗣骰箍贾ち恕吨:图移住,其中详细记载了郑姓由来:“公和始事于永乐二年正月初一,御书郑字,赐以为姓,乃名郑和,选为内官监太监”?蠢粗:偷摹爸!毙帐腔实鄞偷,朱棣以赐姓的方式表达了对功臣的封赏与恩宠。
据徐克明考证,郑和的先人本姓马,是元代咸阳王赛典赤的后代。徐克明以他多年研究《郑和家谱》的成果表明,郑和是赛典赤的六世孙,从赛典赤的父亲马哈木开始,马哈木的孙子马速忽,已沿用马姓,所以马速忽之子拜颜(郑和的曾祖父)也应该姓马,称为马拜颜,授荣禄大夫、尚书、平章政事,晋封淮王;马拜颜的儿子察尔米的纳(郑和的祖父),授镇阳侯;郑和之父名叫米里金,授云南行省参知政事,袭封滇阳候。
有学者称,中国的赐姓之说由来已久,从汉朝以后日渐兴盛。赐姓一般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因功赐姓,郑和就属于此类;另一种是少数民族与汉族混居,为避免混淆民族,赐以汉族的姓氏。
学者认为,明成祖时期赐姓的官员不多见,郑和可谓姣姣者。赐姓一事对郑和来说意义十分重大,它不仅仅体现在个人与家族的荣耀与地位上,更重要的是一次难得的机遇,表现在明成祖对郑和领导地位的安排上。从第一次到第七次下西洋,尽管王景弘与郑和同是正使,但郑和始终处于第一号领导人的地位,这充分体现最高统治者的高度信赖,而这又无不与赐姓有关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