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15日电 据新闻晨报报道,茅盾文学奖已于本周一揭晓,按理名单一公布,新闻也就做完了。但是偏偏就是这个大家既不看好,也不热衷的奖项又牵出了诸多的话题。
为什么在专业和读书界呼声很高的作家如王蒙、莫言、贾平凹、阎连科、余华、格非、李洱、尤凤伟、李佩甫等人的长篇作品依然无缘大奖?为什么每次评奖,专家从来不屑与大众为伍?但凡大众认为好看的、畅销的作品,评委们都有一种本能的“戒备”?甚至还有人提出,作家的作品由专家们评了,但谁来给评委们当裁判呢?文学界人士纷纷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优秀作家谁靠它走向世界?
《收获》副主编程永新说,如果仔细分析每一部得奖作品,都是好作品,但都不是代表性作品。张洁的《无字》很让人瞩目,《东藏记》也很好,《张居正》在知识分子中也是很有影响力的,这五部中的任何一部入选茅盾文学奖都是可以的。但是这五部作品同时上榜就显出了一种平庸。
作为国家最高级别的文学奖,它的权威性到底体现在哪里?为什么文学圈中那些有影响力的作品,一部也没有入?如果茅盾文学奖评出的作品代表了中国长篇小说的成就,这句话尚且成立的话,那么要说它代表了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就不妥当了。
在许多作家的心目中,茅盾文学奖早已死亡,剩下的就只有一个名字了。纵观中国多少优秀作家,有哪些人是靠这个奖走向世界的?我个人认为,优秀作家不需要依靠这个奖。
标准太多就是没有标准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称,和目前正在运作的大多数民间或非民间的文学奖一样,茅盾文学奖一直就受到公众和业内人士的种种质疑。这个几乎无所不包的庞大的评委会究竟有没有统一标准?
茅盾文学奖最大的困难,来自宗旨和标准的设计,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犯了鲁迅先生所批评的“十景病”,既要“注重鼓励关注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精神”,又要“具有深刻思想内容和丰厚审美意蕴”,还要“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标准太多,必然意味着没有标准。除了大杂烩,什么样的作品能够完全符合上述标准?
别把大众当无知
著名作家、编剧王海翎则认为,目前最缺的是对评奖人的评判,专家没有人来监督,不能把大众当成是无知的同义词。
王海翎说在评奖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专家从来不屑与大众为伍,他们对好看的、畅销的作品本能地有一种“戒备”,这个逻辑就是,专家怎么能混同于普通百姓呢?评奖是否公正,一定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就像诺贝尔文学奖,结果一公布书立刻全球畅销。
“很多作家对是否得奖耿耿于怀,但我的个人认为如果在得奖和畅销之间选择的话,我肯定会选择读者。我也奉劝许多作家,如果不是为了评职称或一些实际利益的话也大可不必在意这类奖!(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