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京四月八日电 题:文莱有一条“王总兵路”
中新社记者 韩胜宝
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杨新华曾多次应邀赴文莱考察访问,在首都斯里巴加湾市,竟看到一条被称为“王总兵路”(一说是“王三品路”)的街道,此路两边是住宅区,绿树成荫,道路整洁,路标醒目,具有文莱风情。
杨新华说,这是为了纪念与文莱有密切关系的伟大航海家王景泓,他是郑和的副将。文莱政府用王景泓的名字命名街道,是显示文莱对中文友好交往的重视。
多年来,郑和船队是否到过文莱,一直是专家、学者探讨的问题。杨新华认为,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有了这条“王总兵路”,更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这里所说的“郑和船队”,是指整个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并非指郑和本人。郑和七下西洋的分船航行是常有的事,到过文莱是确定无疑的。
杨新华考证,据《新编郑和航海图集》图示,郑和船队是在第二、第五次下西洋时到达文莱国的!吨:拖挛餮笸凳奔浼八液偷厍虮怼芬灿忻魅芳窃。此外,明代陆容撰写的《菽园杂记》记有郑和船队到过渤泥国,这一佐证,可信度颇大。王景泓率分船航行到文莱,当地人民为了纪念他,修建并命名了这条“王总兵路”,也在情理之中。
王景泓与郑和同为正使,是统领二万八千多名将士组成的庞大船队的总兵,与郑和又是亲密战友,他俩都是伟大的航海家。具有二十多年研究郑和经历的杨新华介绍说,与“王总兵路”相映衬的是,在中国南沙群岛的九樟群礁,还有一座景泓岛。它的命名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其名一直沿用至今。
杨新华在文莱的考察期间,还听说了许多与中国有渊源的传说,如华人王三品娶了文莱第一任苏丹毕沙雅人的公主,成为第二任苏丹,生了个女儿嫁给阿拉伯人阿里,阿里成了第三任苏丹。因此,文莱苏丹有三种血统,即毕沙雅、阿拉伯和中国。至第三任苏丹之后,凡举行登基典礼,三族服装都要具备。如今,文莱举行重大活动,要穿马来服、中国服和少数民族服装。
有趣的是,杨新华所听到的每一个传说,都离不开“王”姓,也离不开中国明代初年郑和下西洋的特定时代!巴踝鼙被颉巴跞贰庇Ω枚加胫:拖挛餮笫逼诘耐蹙般兴。杨新华认为,文莱首都有“王总兵路”,中国南京有渤泥国王墓,并非巧合,这些历史遗存,正积极地发挥着证实中国和文莱两国友好交往历史的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