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马六甲三月十六日电题:马六甲再现郑和下西洋雄风
中新社记者韩胜宝
漫步在马六甲的街道上,记者看到几乎所有店面都有华文名称,店里的销售人员,会说汉语,人民币也能在当地流通。陪同记者采访的汤再民是民间郑和研究者,他告诉记者,马六甲市的华侨和中国血统的马来西亚籍人,占全市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五,这里华人过春节的气氛比中国内地还浓,这是郑和到马六甲的遗风。这里的人对郑和也最为崇拜,在马六甲处处可看到郑和的影子,领略郑和当年的雄风。
马六甲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城市,建于一四0三年,曾是满刺加王国的都城。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峡,是沟通印度洋与太平洋的交通要冲,也是郑和下西洋航线上极具多元文化价值的城市。郑和下西洋五次到马六甲,一四九五年,明成祖还将自己的女儿汉丽宝公主嫁给马六甲苏丹国王为后,随公主而去的有五百多位男女仆人,这也是马六甲华人对郑和崇拜的一个原因。
马六甲城内有一条三保街,沿着这条街径直往前走,便到了著名的“三保庙”,此庙是马六甲人为纪念郑和而建的,整个建筑飞檐翘角,红柱粉墙黛瓦,具有中式建筑风格。据说,这里所有建筑物的材料,哪怕是一砖一瓦,都是从中国运来的。三保庙内香火一直很旺,庙门上绘有两个身披战袍、手执刀斧的将军画像,十分威武。门柱的两旁写着一幅对联:“五百年前留胜迹,四方界内显英灵”。庙内一尊戎装佩剑的郑和像,上挂“郑和三保公”篇幅,两旁排列着许多文官武将的神像,表达了马六甲人尤其是华人华侨对郑和的颂扬和缅怀。
三保庙旁有一口三宝井,相传是当年郑和挖的,这井水清澈甘甜,其井水被视作圣水,用三宝井水冲凉,能消灾祛病,记者见到游人们争相喝从井里引来的水。
三保庙后不远处有一座三保山,又被称为“中国山”,是华裔先民最先落脚处,此处葬着一万五千四百四十名华裔先民,是除中国之外世界上最大的华人坟地。在荷兰统治时期,被当地华人领袖李为经买下赠给青云亭作为华人公墓,郑和曾在这座山上扎营。如今,这座三保山仍属于马六甲的华人社团所有。全马二百多万华裔每人都捐款,这座华族坟山终于保留至今,也保留下了华裔先民开荒建设马六甲的纪录;嗣浅迫I郊负跏巧囊皇资肥,而郑和则是史诗中的主旋律。
马六甲半山腰的荷兰红屋,新开辟了“郑和文物纪念廊”。馆内保存着郑和下西洋时携带的印章、钱币等,还有一些史书典籍及图片、资料、实物,详细地介绍了郑和七下西洋及与马六甲的历史关系。其中郑和船队模型,是由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研制的。展示的文物大部分由马来西亚华裔文化团体及民间捐献,另一些则由博物院搜集得来,其中一件比较珍贵的文物是明朝永乐皇帝赠给马六甲拜里米苏拉苏丹的印章,这个印章当时由郑和带到马六甲
在郑和文物纪念廊外则矗立着官服、佩宝剑的栩栩如生、高大威武郑和石像,各国游客到此游览都要在郑和石像合影留念,一睹中国伟大航海家的卓越风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