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人的转会名单,注定今年的足球转会市场无比惨烈。中国球员过剩了吗?仅仅是过剩那么简单吗?沉下心来仔细分析,转会市场患上的实际上是“虚胖综合症”。
高上榜低摘牌“失业者”众
中国足球的转会市场一直很繁荣,近3年登上转会榜的球员人数都超过500人,今年更是达到591人,如果按一支球队可报上场的18人计算,足以组成30多支球队;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内职业球队也仅30支左右,以2004年为例,中超12支球队加上中甲17支,共有29支球队。
与高上榜率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低摘牌率。据统计,近6年间的摘牌率均不超过25%,这意味着每年数百球员在高级别的联赛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其中不乏一些颇有名气的球员。中国球员的“岗位”竞争也许不逊于任何其他职业,且愈演愈烈。
圈内人士告诉记者,国内足球运动员确实出现过剩局面,供求关系严重失衡,但其中高水平的球员并不多,如果一些较优秀的球员也要下岗,对中国足球联赛质量来说不是好事。
不过这位圈内人士同时也认为,现在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也有假象在里面,即一些水平不高甚至不能算作职业球员的人混在里面一起上榜。记者在查阅中国足协公布的转会名单时发现,其中从1969年出生的老将到1988年出生的新人都有,老幼俱全;既有郑智、李玮锋等为人们熟知的名字,也有连所在俱乐部都几乎不为人知的很多新人,可谓“鱼龙混杂”。
比例失调怪象百出
相比于一些无人问津的球员来说,转会榜上的个别大牌球星仍然备受青睐,如郑智、李玮锋等,虽然转会价格居高不下,却成为一些俱乐部竞相争夺的目标。这其实表明了一种现状,即优秀球员仍然处于高度短缺的状态,这也是中国足球水平提高不快的根本原因。
其实优秀球员的短缺早已经从外援引进上显现出来了。近些年来,很多俱乐部花费巨资引入的外援确实显示出高于国内普通球员的水平,但是这些球员在世界足坛并不具备多少影响力,甚至没有什么名气。只是由于优秀球员的短缺,中国足坛才在一些外援和经纪人眼里成为“钱多、好挣”的好去处,这种现状对联赛的提高能有多大帮助非常值得商榷。
不但是优秀球员,中国的注册球员人数也要远远少于一些发达国家,导致足球金字塔塔尖、塔基的比例严重失调,不止是表面上的球员过剩那么简单。圈内人士告诉记者,即使在足球发达国家,真正的职业球员人数也并不多,但是注册的球员人数却很多,而且由于建立起了相对完备的职业、半职业和业余的训练、比赛体系,使得业余球员也能保持较高的水平。
由于国内足球普及和发展的水平不高,导致缺少职业和业余球员间的支撑点,球员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球队踢球,就无法保持水平甚至只有退役一条路可走。因此,才会出现在转会期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也由此衍生了一些怪现象,如前一阶段曝出的某队收队员10万元赞助费、某球员为了有球踢而欲自己掏转会费、某俱乐部梯队教练收钱等等。
只升不降“虚胖”主因
一方面是转会市场的繁荣,一方面是优秀球员的短缺,转会市场的“虚胖综合症”其实原因很多,但今年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点则是只升不降的赛制。
19日召开的中国足协代表大会公布了2005年只升不降、2006年全面恢复升降级的决定,而此前,连续四年不降、南北分区的赛制传言很多。圈内人士认为,俱乐部投资人的心理其实很容易理解,没有降级当然会大裁军,一方面可以锻炼新人,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俱乐部的经营成本,不但转会费的收入可以补贴俱乐部,转出球员的高薪也可省下,还可以借机对其他球员限薪。
此外,今年转会市场上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涉赌”群体。经历了去年的诸多风波,一些俱乐部将自己认为涉嫌赌球的球员挂牌出售,而这些球员的日子也最难过,因为足球圈子里这样的事情是瞒不过别人的,而俱乐部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一般情况下不会购买这样的球员。
大量球员包括一些水平不错的球员下岗,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普通球员的利益根本得不到有效的;,屡见不鲜的欠薪事件已经证明,在足球圈内球员也许算是弱势群体。中国足协手中握有很大的权力,而俱乐部现在已经有了联合起来发言的先例,但球员对中国足球的发展、对自身利益的保障,实际上没有多少发言权。(蔡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