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12日电 南京日报报道,正当人们喜气洋洋准备迎接新春佳节之际,一批专家学者提出,可将春节改在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使这个每年游移不定的节日相对固定在2月4日或者2月3日,并使岁首春节能够名实相符。目前,有关专家已成立了历法改革研究会,并征集各界签名,争取提交全国人大有关会议予以审议。
日前,该倡议发起人之一——现年74岁的中国历法研究专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章潜五教授专程赴宁,拜会了南京大学天文系和紫金山天文台的专家,共同探讨“中国历法改革的现实任务”问题。
章教授介绍说,中国传统上把春节定在阴历的正月初一,阴历是根据月亮盈亏来确定的,而公历为阳历,是根据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来确定的。这样两种不同的历制并行,必将产生诸多社会困扰,尤其凸显在春节“过大年”上。由于旧历采用闰月制,正月初一对应的公历日期跟着游移多达一个月,因而形成一系列的社会困扰:
——影响春耕春灌,现行春节在闰周19年中,约有10次处于立春之后,有4次左右接近雨水节气,此时“过大年”难免会贻误农时。
——正月初一对应的公历日期不固定,最早约1月21日,最迟约2月20日。市民春节休假7天,农村休假半个月,致使1、2、3月份的工作天数忽多忽少变化,不便于月度统计和评估生产效益。
——春节游移不定,造成全国大、中、小学每年冬季放假和开学的时间移变,两个学期长度不等,;嵯嗖钜辉轮,影响教学计划的稳定统一。
——春节来得较早的年份,大批务工人员挤入春运人流的高峰,例如去年春节,南京大量外地务工人员排起长龙,甚至连夜搭帐篷购买火车票。
——春节日期的游移不定,造成了元旦和春节的相距日数变化,最短约20天,最长约50天,由于双节物品计划不能稳定,节日供应工作容易失误。
章潜五教授认为,只要根据中国的二十四节气阳历,把岁首春节固定在立春,由于它稳定在2月4日或3日,就可以避免上述弊端。章教授介绍说,8年来通过征集专家学者签名已多次向全国人大和政协有关会议建议改历,特别是近年来历法研究会已研制出科学实用的“中华科学历”,该历传承了二十四节气的精华,以立春为岁首,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可以排解两历并行的诸多社会困扰。他认为,历法改革涉及传统习俗的改变,是一项改革创新的艰巨任务,但只要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取得共识,就能不断进展而最后有成。(马伟宏 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