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2日电 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中国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王君撰文认为,央行放开“贷款利率管制”的决定将成为中国金融改革的“里程碑”。
文章说,贷款利率管制的取消,将在今后相当长时间里,真正影响甚至改变数以亿计中国人的命运。同时,贷款利率上限的取消,也必将促进商业银行彻底改善资产负债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其风险控制能力和经营业绩。
文章分析认为,贷款利率放开使无数农户和微小企业今后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成为可能。对于离乡背井到大城市打工的农民来说,也同样如此。长期以来,这一群体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因为他们的信息不透明,向其贷款风险大、成本高。唯其如此,对贷款利率的上限管制一直成为农户和微小企业获得贷款不可逾越的障碍。
文章说,长期以来,我国在贷款利率上限管制的情况下,试图通过财政补贴(包括各种税收便利和政府出资的信用担;频鹊)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尤其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各种政策措施频繁出台,但就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其中道理一目了然。因为归根到底,财政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既提供补贴,又让大多数目标人群获得实惠。而以低于市场利率提供的扶贫贷款,又大多落到有钱有势人的腰包,反而在客观上助长了贫富差距的拉大。不走商业可持续的道路,不通过让金融机构在盈利的基础上向微小企业长期主动大面积地提供贷款的办法,永远也解决不了问题。
在过去十多年来,有大约400多个由国际组织和民间机构支持的小额信贷项目,无一例外地因为机构和利率的限制而无法实现可持续性。此次央行果断地取消对贷款利率的上限管制,将会大大促进微小企业的融资。
中央银行的公告,表示了对因贷款利率上限取消可能导致高利贷行为的隐忧。世界上有些国家曾经对高利贷有这样那样的规定,但是不顾客观实际硬性规定一个比例,超过即视作高利贷的做法,已经过时了。对高利贷的界定,更多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难理解,如果借款人所从事的经济活动,使其能够在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之后,还有足够的回报,那么这样的贷款利率就不能算作高利贷。硬性规定的高利贷比例会剥夺借款人的融资机会,也会导致本来可以发生的经济活动没有发生。很多官员和学者从关心农民和微小企业的善意出发,长期以来大声疾呼反对农村和微小企业贷款利率自由化,殊不知他们反而在客观上伤害了他们所希望;さ娜跏迫禾。这次央行果断地放开了贷款利率上限管制,实际效果必将是在全国范围内降低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从而使很多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个人和企业增加融资机会。这也是中央银行此次改革的一大贡献。
贷款利率上限取消,还为商业银行建立和完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注入了动力。1996年以后,虽然央行数次调整贷款利率的幅度空间,但是一直存在一种似乎是悖论的现象:一方面我们明确地知道贷款利率缺乏足够的自由;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的银行在企业贷款中都没有用足贷款利率上浮的空间。于是有人以此为依据,认为已有的贷款利率上浮空间已经不具有约束性,因此没有进一步放开贷款利率管制的必要。这种看法,误读了中国银行业的一个简单事实:在商业银行无法根据客户风险自由定价的情况下,开发真正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似乎多此一举,商业银行也就始终没有动力建立真正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越是这样,越是没有能力识别贷款风险和为贷款风险定价,于是便形成简单的贷款决策定式:要么不贷款;如果贷款,就按照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甚至在竞争的条件下下浮10%。现在贷款利率上限取消了,会迫使商业银行简单不能仅依赖央行原来提供的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定价,而必须开发自主定价机制。
最后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利率改革的方式和技巧,充分显示了决策者的勇气和智慧。在加息的同时,低调地宣布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管制,客观上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升息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反而淡化了人们对一项极具深远意义但可能富有争议的改革的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此次利率改革的重大影响会逐渐显现出来。到那时人们会认识到,与1994年汇率制度改革相比,尽管这次加息没有任何轰动效应,但其深远意义和影响却毫不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