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调开场,失意收尾”,随着首届中网男子赛结束,原本让人充满了期待的比赛却因为种种问题给人一种温吞水的感觉,组织管理上的混乱、大牌球员出工不出力、票房惨败以及观众稀少,这些都是一个高水平网球赛事的硬伤。
不假,中网公开赛和ATP签了5年合同,第一年交学费也可以被原谅,但中网应当从现在开始有一种;馐,毕竟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从ATP的角度来说,在世界各地主办网球比赛有两个核心目的:推广网球运动和商业盈利。如果一个赛事在经营上不能成功,ATP有权在合同期内取消,即使是在网球运动非常发达的欧洲,ATP在今年也毫不留情地把丹麦的哥本哈根站比赛取消。在网球运动基础薄弱的亚洲,ATP当然也不会特殊照顾。
目前,ATP全年64站赛事在亚洲共有7站。属黄金赛事的日本公开赛以及资格较老的多哈公开赛、迪拜公开赛和印度站比赛相对比较稳定;泰国公开赛去年首次举办,但前景已不太妙,国内经济低迷使它举步维艰,今年甚至不得不靠斯里查潘的个人关系拉拢知名球员参加;对中国公开赛来说,更有实际借鉴意义的还是已经停办的香港公开赛和即将开战的上海喜力公开赛。
曾几何时,香港公开赛是何等风光,但仅依靠出场费去招募大牌球员忽视了对赛事本身的培养,让香港公开赛在经历了两三年的繁荣之后不堪重负,无奈退出。已经举办了5年的喜力公开赛大抵相同,2002年就有了衰退趋势;但靠着当年大师杯总决赛和POLO公开赛两个新赛事的救场,消化了一些经济上的亏损,去年则尽显繁华落去后的苍凉,名将爽约一大片,决赛上座率只有三成;最后一年的喜力公开赛已经是强弩之末,除了还不能确定的高迪奥和费雷罗,竟然没有一个世界前30名的选手参加。
为了打造品牌、提高知名度,中网这次下了大本钱来邀请明星球员,却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对于一个年轻的中等级别赛事来说,这种风险极大的冒进投资很容易造成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还有可能在发展上走弯路。周末进行完的女子赛抽签,又让人感觉中网被“涮”了一把,4个最大腕的选手直接进入16强,原因是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商业活动。这简直就是在侮辱中国网球的智商!
中网想质变还是要从点滴做起,只有得到选手、球迷以及赞助商的真正认可,得到中国网球的真正认可,才算是走上了正轨。(郭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