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舞蹈艺术创作和演出市场的繁荣,是有目共睹的。大量新人新作的涌现,不仅印证了“国之运势,舞见兴衰”,而且也展现着中国舞者对艺术“精品”的重视与追求。
在阳春三月的上海举行的第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决赛场上,杨丽萍带着她的《云南映象》来了,赫赫的名声已经吊足了人们的胃口;伊万·卡瓦拉里带着他与中国辽宁芭蕾舞团的携手之作《末代皇帝》来了,外国著名编导像世界著名企业家一样也开始了他们的中国神秘之旅;上海东方青春舞蹈团则以《霸王别姬》的精心之作拉开了架势,准备给来自全国的同仁们一份艺术的大餐。其他各路舞蹈豪杰,也都纷纷拿出了自己本事,要在这“上海码头”上一决高低。
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更宽广一些,就会发现,中国舞剧和舞蹈诗创作中有一个令人喜忧参半的现象,即成品易求,精品难得。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中国舞剧和舞蹈诗的创作已经达到了惊人的高产程度,总数至少在150部以上,但是,坦诚地说,真正能够深入人心而做到异地异时共赏的精品却比较少见。许多作品,演出之后,能够博得一时的掌声,在各种比赛中也可以获得些许奖项,却难以持久地形成自己的演出市场,形不成自己的艺术品牌;或是只能在自己的家门口逢年过节地演出,跨出了地域或国门,则失去了观众的掌声。
依笔者之见,这样的作品,最多只能算是艺术创作中的成品,而绝非精品。甚至有的作品,虽然耗资巨大,在宣传上也不惜重金买版面作广告或请人写出文字飞扬的剧评,却由于文学剧本的先天不足或是舞剧编导的整体编排创作失误,使得作品问世演出后即草草收场,几乎没有加工的余地。如此之作,难道不是艺术的次品?如果用舞蹈艺术的次品搪塞我们的观众,那几乎是一种犯罪!
什么是艺术精品?这虽然是个难于一言以蔽之的问题,但深刻的思想启迪、鞭辟入里的人性揭示,精美的舞蹈编排和演出、动人的剧场艺术氛围等,恐怕是题中应有之义。
一位资深的文化工作领导者还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艺术精品起码要做到“异地异时共赏”。异地,即不分民族和地域均能达到令人赏心悦目;异时,即不仅在创作演出的当时引人注目,还能够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里受人欢迎。从贾作光的《鄂尔多斯舞》,到杨丽萍的《雀之灵》,哪一个不是异地异时共赏的对象呢?再深入分析则会发现,从精品到艺术的经典,还必须经过长久的历史考验。
从外国的芭蕾名作《天鹅湖》到中国的舞剧《红色娘子军》,都显示出穿越历史时空的巨大力量。我们的舞剧和舞蹈诗创作,应该更多地创作精品,把成品磨砺成精品,坚决拒绝次品,争取给后人多留几部经典之作。
本届荷花奖舞剧舞蹈诗决赛,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和巨大的期待。
来源:上海文汇报 作者:冯双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