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文/陳文斌
人文地圖
位于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國會大廈是全美最著名的地標之一,是美國歷史的縮影。它的中央白色大圓頂已成為美國電視新聞報道中的最佳背景,被世界各地的人所熟知。
品讀要點
美國國會大廈坐落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國會山上。它可以說是和美國一起成長起來的。1783年,美國獨立戰(zhàn)爭以后,先是以紐約為首都,一年后又遷至費城,但這兩個城市作為一國的首都都不太適合。于是,國會授權給美利堅合眾國的開國元勛喬治•華盛頓來選擇一個合適的地方充任國家的政治中心。被稱為美國國父的華盛頓在反復考慮之后,終于選定了波多馬克河東岸的一塊地方作為首都,并開始在此地興建國會大廈、白宮等一系列國家政治行政機構。美國政府國務卿杰斐遜,也就是著名的《獨立宣言》的起草人,代表政府向全國發(fā)布了征集設計方案的通告,宣布參選方案一經(jīng)采用,將會發(fā)予設計人500美元的獎金。消息發(fā)布之后,響應者踴躍,但沒有特別出類拔萃之作。在距離征稿截止日期只差6天的時候,征集委員會收到了一位名叫威廉•索頓的年輕人的來信,他要求稍微寬限幾天,評委會允許了他的請求。幾天后,這個年輕人的圖紙送來了,這份遲到的設計圖讓眾評委眼前一亮,國會大廈的方案終于確定了下來。1793年,喬治•華盛頓親手為國會大廈奠下了第一塊基石。1796年,為了滿足實際使用的需要,國會大廈首先傾力完成南北兩翼眾、參兩院會議廳的工程,以保證議會首先投入使用。1800年11月,眾、參兩院議員在剛竣工的大廈北翼會議廳內首次舉行了眾、參兩院的聯(lián)席會議。為了紀念1789年卸任的華盛頓總統(tǒng)的功績,議會決定把首都以華盛頓的名字命名。1803年,在國會大廈的南北兩翼修建了一道木制的拱廊,把它們聯(lián)成一體。
1814年,英美第二次戰(zhàn)爭時,英軍曾一度占領華盛頓,放火焚燒了白宮和國會大廈等重要的國家機構。國會大廈連接南北兩翼的木制走廊整個被燒毀,幸好當夜一場鋪天蓋地的大雨,才沒使整幢大廈華為廢墟。1815年2月15日,國會撥款50萬美元用于修復和建國會大廈。重建的國會大廈放棄了原來的木制結構,采用了更為堅固防燒的大理石作為建筑材料。
19世紀中葉,隨著美國的進一步發(fā)展擴大,參、眾兩院議員人數(shù)也急劇增加,國會大廈原來的會議廳已經(jīng)不能滿足需要了。于是,1851年國會大廈又在南北兩翼擴建了會議大廳,使得眾、參兩院可以分別使用,結束了聯(lián)席開會的情況。并且擴建工程還將原來大廈中央大廳的圓頂增高擴大,仿照萬神廟的形式,改造成鋼鐵結構,外部再環(huán)以典雅的立柱,使得中央圓頂更為氣派非凡、典雅高貴。1857年,眾議院的建筑完成了,參議院于兩年后完成。
1861年,南北戰(zhàn)爭爆發(fā)后,那時國會大廈的擴建工程還沒有完全竣工。有人提議停建大廈,但林肯總統(tǒng)堅持要將高達幾十米,包含有一個自由女神雕像的大圓頂造好。1863年12月2日夜晚,華盛頓人自發(fā)地聚集起來,共同目睹近6米高的自由女神銅像被送上國會大廈的中央圓頂。這個銅像是由居住在意大利的美國雕塑家托馬斯•克勞福德創(chuàng)作的。最初,雕塑家構思的銅像名字叫“武裝的自由神”,所以為她設計了盔冠。他制作好雕像后,費盡周折才于次年運到華盛頓。當?shù)裣穹(wěn)穩(wěn)地佇立在大廈頂端時,代表合眾國35個州的35門禮炮轟鳴起來,同歡呼的人群一起向戰(zhàn)爭中宣告完工的國會大廈致敬。從那時起,國會大廈的外觀基本確立,并且一直保持到現(xiàn)在。自1793年奠下第一塊基石,經(jīng)過歷年不斷的修繕擴建,國會大廈與原先相比,已經(jīng)擴建了兩倍。它見證了這個國家的風風雨雨,一直傲然挺立,是美國首都最好的象征。
(摘自《品讀世界建筑史》)
參與互動(0) | 【編輯:楊彥宇】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