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文/黃春宇
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會慢慢地愛上回憶。一年長一歲,我越來越喜歡回憶童年的美好時光。
記得我們小時候,沒有什么先進的電器,甚至連電燈都沒有。每天做作業(yè)的時候,幾個小伙伴圍坐在煤油燈下;有時還要做家務:喂豬、挑水、洗衣服……我還記得,我家剛買了一個小收音機,父親好興奮,他把音量調(diào)到最大,然后蹲在路口的石頭上欣賞電波傳來的聲音。看著父親那種滿足和陶醉,好像那真的是天籟。
那時家窮,父親整天忙著生計,顧不得看護孩子,也沒有錢給孩子買玩具。孩子們之間就形成一個個小團隊,自己安排節(jié)目,做游戲。女孩子喜歡玩捉迷藏、踢毽子、丟手絹、跳皮筋、跳房子,尤其是小小的皮筋,能玩出很多花樣。男孩子更多的是自己做彈弓、河里捉魚、田里捉青蛙、兩軍對壘,玩得不亦樂乎。很多時候都是天黑了,才在父親的喊聲中意猶未盡地回家吃飯。飯碗剛放下,又迫不及待地跑出去瘋到半夜。
再看看現(xiàn)在的孩子,我倒覺得有些可憐了。沒有兄弟姐妹,每天只有形單影只地抱著玩具娃娃玩,打開電視看動畫片,家里接觸的也都是成年人,很少有戶外活動。社會上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電視寶寶和網(wǎng)絡兒童。
平的女兒6歲了,還像小尾巴一樣。每天上班,女兒淚眼婆娑拉著他的手:“爸爸我想你,你不要上班,跟我玩吧!睂ζ秸f得最多的是:“爸爸,好無聊,沒人和我玩;你們這也不讓做那也不能做,我到底應該做什么?”由于單位較遠,每天早出晚歸,很少有時間陪她玩,家里的人也沒有習慣陪她。下班后平回到家,走到哪她都跟著,就連大人洗澡,她都要站在門外跟著聊天。平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三大絕招,總對“不聽話”的孩子說:“你不要逼我啊!”用喊無效,再就用罵,行不通時,就藤鞭一抽或用手噼啪打起孩子來。處理問題總按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孩子,認為孩子現(xiàn)在必須干什么。孩子在大人的嚴管和監(jiān)督下,缺失了自己的信心和意見,變得很懦弱。孩子現(xiàn)在做什么都縮手縮腳,依賴性特強,動不動就哭。不知什么原因,平總感到很壓抑,性情變得很不好,喜歡對小孩發(fā)脾氣。孩子深受其害,她說平是世上最狠心的爸爸。每次教訓完孩子,平也感到內(nèi)疚。
我們在父親面前永遠都是小孩,永遠可以毫無顧慮地暢所欲言,就算他無法幫我們解決難題,只要他靜靜地傾聽,給予我們適時的安慰,就足以撫慰我們受傷的心靈。
父親曾經(jīng)對我說,每個人活著都有屬于自己的命運:平淡的,坎坷的,幸福的,痛苦的,精彩的,失色的……得到的,得不到的,都會隨時間流走,不要刻意把它追回。一切順其自然,活著才不會太累。天高云淡,一切隨緣,笑對人生,由它去吧。微笑地生活,微笑地工作,微笑地面對疲勞與不愉快,心情就會像冬天里的太陽,暖暖的,很舒服。
(摘自《近日文摘》)
參與互動(0) | 【編輯:楊彥宇】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