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社区医院”的话题成了广东“两会”议论的焦点之一。在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医疗困境上,社区医院被普遍寄予厚望。
但是,如今的社区医院却面临着“路很近,心很远”的尴尬境地。大医院里病人摩肩接踵,而社区医院依然门可罗雀。社区医院之所以“叫好不叫座”,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是缺钱、缺资源。社区医院的资金来源多是财政性投入与营业性收入相结合。但是许多社区医院处于亏损状态。而且,医疗资源过多集中于大医院,社区医院由于资源短缺而在硬件设施、医疗设施、人员配备等方面捉襟见肘。
二是缺人才。比如在社区卫生服务比较发达的英国,社区医院的医生数量占到医生总数的近50%。而在中国,好的医生大多集中在大医院,造成了大医院“病人等医生”,而社区医院“医生等病人”的迥异局面。有患者一语道破就医心理:“庙小不可能有大菩萨,看病还得到‘三甲’!”中科院医改项目负责人曾益新也认为,老百姓不愿去基层医院看病,关键是医疗水平低下,缺乏高素质的全科医师。
三是缺信任。在患者固有的就医观念里,已对大医院形成心理依赖。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仅22.5%的人生了病愿意去社区医院就诊;56.6%的人不信任社区医院的诊疗技术。而根据数据显示,本来三级医院65%的门诊病人和77%的住院病人均可分流到社区卫生机构,但大家还是一窝蜂地涌向大医院。大医院苦于病人多,社区医院却苦于病人少。
再加上一些私人门诊、黑门诊“抹黑”小型医院的形象,以及医疗费用报销等问题,老百姓对社区医院显然仍心存芥蒂。
但是,正如“长尾理论”所揭示的那样,患者急需的未必是处于“尖端”的少数大医院,而是遍布城市角落的社区医院。毕竟,社区医院具有“三短一长”的特点:看病路途短、等待时间短、报销时间短、医生诊病时间长。所谓“近水楼台”,“家门口”的社区医院显然更加“贴身”方便。一些小病、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在社区医院就完全可以解决。再者,社区医疗体系的完善也便于开展诸如疾病预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贴心”服务。
但是,完善社区医疗体系远非一日之功。首先就要加大对公共医疗的财政投入,并将资源向社区医院倾斜以解决社区医院资源不足的问题;采取各种政策培养、吸引好医生、全科医生到社区医院服务工作。正因如此,张广宁市长提出要将广州目前的社区医院医生培训一遍,并要求广州医学院等医科院校要专门为广州培养一批社区医生。
如果通过资源倾斜和人才配备实现了社区医院的服务质量提高,社区居民自然纷至沓来并逐步改变就医观念。通过实行“初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再通过提高居民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和支付能力、降低药价等措施,社区医院完全可以承担好“家庭医生”的责任,一个“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互动型医疗模式也将有望建立。(黄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