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13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今日刊载题为“台湾改名运动与内外现实”的评论文章指出,改名运动的结果,只会加剧内部分裂和两岸对抗。也许民进党能够捞到一些政治利益,但最后却使台湾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变得更加不利。原文摘录如下:
台湾目前的“正名”运动如火如荼,凡是企事业单位名称上的“中国”和“中华”二字,要么已经被“台湾”二字取代,要么正面临着必须改名的压力。民进党政府提出的理由是,这些“中”字头的名称容易引起混淆,但实质目的却是世人皆知,无非是要进一步“去中国化”而已。
台湾一些带“中”字头的大型企事业单位,如中国石油、中华邮政和中华航空等等,都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不只广为人知,而且还有一定的声誉和地位,其无形资产已不可量化。
即使是从纯技术角度考虑,这些大企业的改名也要慎之又慎,不应想改就改。何况这场改名运动是从政治需要出发,利弊得失根本就不在考虑之列。民进党政府见到“中”字就反感,所以“去之而后快”,是唯一的考虑。
民进党上台执政后不久,就提出了旨在推动台湾独立的“正名”诉求,并曾在一段时间里把声势搞得热火朝天。当初矛头所指,绝非是企事业单位的名称,而是“中华民国”这个“国号”?墒橇昀,由于受到来自内外的巨大压力,民进党变得有心无胆。现在之所以故技重演,原因是政治上依然有其需要。
民进党的灵魂是“台独”理念,若不经常搞一些形似“台独”的动作,其政治存在就会受到泛绿阵营的质疑。现在,年底“立委”争夺战又要开打,为了保住“台独”势力以及泛绿民众的支持,民进党就必须在“去中国化”的问题上做一些新动作。拿企事业单位的名称开刀,虽然看上去是政治“小儿科”,但对泛绿民众还是会起到鼓舞作用。
在企事业单位改名之前,民进党政府对高中历史教科书也做了手脚,不只把大陆和台湾的历史予以切割,而且不再称孙中山为“国父”,武昌起义也被改为“起事”,表述日本侵台历史的用词也被中性化,等等。尤有甚者,其中一部历史教科书竟然连中华民族莫大耻辱的南京大屠杀只字不提!这些公然篡改历史的动作,为岛内外有识之士所不耻,台湾执政当局的政治诚信和人格也因此被看扁。
企事业单位的“正名”运动,能否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作为执政党,民进党对自己所面对的内外现实应该非常清楚。北京对这次改名运动所作出的反应很克制,反而是华盛顿方面直截了当地予以反对和警告。这就说明,中美之间在此问题上是有默契的,“台独”势力已经处在双重钳制之中。若民进党改变不了这个现实,任何“台独”动作都是枉然。
民进党所面对的岛内现实,也是“正名”运动所无法改变的。其一是不能改变民众心目中“民进党执政无能”的印象。民进党对企事业单位改名,把自己的政治利益放在首位,把紧迫的民生课题置于脑后,结果劳民伤财,引起民怨。
其二是不能改变台湾继续沉沦的事实。民进党执政这些年,台湾自我封锁,固步自封,使得经济处于东亚区域合作的边缘地带。改名运动的结果,只会加剧内部分裂和两岸对抗。也许民进党能够捞到一些政治利益,但最后却使台湾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变得更加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