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8日电 香港《大公报》8日刊出台湾问题评论员鲁力的文章说,陈水扁举发李登辉洗钱,让深绿民众见识了贪婪、卑鄙与冷血。扁告发昔日所谓的“政治父亲”,拿李当垫背,重新激起绿营分化的巨浪。
文章摘录如下:
去年十二月三十日凌晨,在台湾舆论与民意的压力下,台北地方法院终于再度裁示将陈水扁收押。虽然扁嫡系“前总统府副秘书长”陈师孟表示,如果陈水扁再被羁押,马“政府”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后果将是马“政府”想象不到的,届时可以看看台湾人会怎样反应。但是,随着扁案的真相逐步被揭露,死心塌地挺扁的人越来越少。扁被押当天到场支持的扁迷少得可怜。
从情同父子变仇人
出现这种门可罗雀的现象,一方面是陈水扁的贪渎罪行真相日益为更多人所知晓;另一方面也是陈水扁在贪渎案审理中表现出来的无耻与无情义,让更多的深绿支持者心寒。特别是在十二月二十六日,特侦组证实,陈水扁已向特侦组举发李登辉涉嫌洗钱新台币十六亿元,更让深绿民众见识了陈水扁的贪婪、卑鄙与冷血;毓死、扁关系的发展,从情同父子变成仇人,令人唏嘘。两人的命运有其类似的地方。扁若死拖住李登辉,让李栽在洗钱案上,两人的命运恐怕就是同归于尽。
日前,特侦组主任陈云南指称陈水扁曾告发李登辉涉嫌洗钱,陈水扁委任律师石宜琳则反驳这是不实指控,“不是陈水扁所告发,是检察官主动侦查”。是陈云南的话可信,还是陈水扁的话可信?如果要做一个民意调查,相信九成九台湾民众都会选择相信陈云南而不相信陈水扁。
特别是在检举李登辉这件事上,陈水扁已多次公开指称李登辉涉洗钱。他去检举李登辉,来掩饰自己洗钱的罪行,一点都不令人意外。从绿营团结角度来看,陈水扁此一作法是“台湾之子”咬“台湾之父”,狗咬狗一嘴毛。陈水扁扯出李登辉直接重创民进党与台联党刚刚大和解的气氛,进一步削弱绿营力量。对绿营来说,陈水扁这招棋下得险恶。
前“总统”告发前“总统”,引发了扁李之间的恩恩怨怨。
陈水扁当政之初,尚以李登辉为师,凡事请益,恭恭敬敬。李登辉以为有了政治上的传承,陈水扁也把李登辉“支援”当作对抗国民党的后盾。但有权者的现实问题,就在权力之不可以分享。之后的岁月里,李登辉多插手一分,就让陈水扁多忌惮一分。在台北的一次研讨会上,笔者就曾亲眼目睹了李登辉要找扁牵手,而扁不愿与李牵手同行的微妙场面。
激起绿营分化巨浪
在民进党执政八年间,李登辉欲指挥陈水扁的例子不计其数。陈水扁则借力使力,以此反证李登辉的建言错误百出。内里的明争暗斗早就成为台湾媒体津津乐道的政治八卦。包括二○○五年的“扁宋会”,陈水扁在“台独”立场上“大倒退”,被“独派”、台联党骂得狗血淋头。陈水扁则回呛说,一开始就是李登辉建议他要和在野党领袖多沟通。李登辉一方随后则由其女李安妮跳出来反讥:人家是叫你相亲,没叫你上床。扁、李关系曾由此降至冰点。
事实上,陈水扁入主“总统府”后,对权力欲仍未退的李登辉始终是阳奉阴违,也对李登辉事事保留一手,颇多怨言。扁上任百日即出了本书,描述刚接手“总统”职务时惊涛骇浪的;刺,其中不乏对李登辉交接得不干不脆的不满,对李抱怨颇多。
“国务机要费案”爆发后,陈水扁更以李登辉有“奉天”、“当阳专案”可花用,他只有几千万“国务机要费”,为自己抱屈。当时李登辉对陈水扁为求自圆其说,将他拖下水,即显露不悦。不仅和陈水扁渐行渐远,甚至传出李登辉也希望陈水扁赶快下台。这次陈水扁告发李登辉涉嫌洗钱案,绿营内部对陈水扁紧咬李登辉,欲拿老李当垫背的做法,议论纷纷。陈水扁之举重新激起绿营分化的巨浪。
在扁刚上台时,李扁两人关系曾“形同父子”。从绿营角度来看,扁为了自己的官司,告发昔日所谓的“政治父亲”,在人情义理上说不过去,失了台湾人十分注重的“厚道”之德。在私德与伦理上,陈水扁显然站不住脚,会被讲究情义的台湾人唾弃。
但是为了自救,陈水扁从去年八月十四日承认“做了法律所不允许的事情”之后,就把李登辉拖下水做垫背。两位前“总统”一路互咬,搞到扁被起诉后,李也被侦查涉嫌洗钱。昔日情同父子的“摩西与乔舒亚”,如今反目,形同水火。恩情变绝义,陈水扁为了遮掩自己的洗钱案,向特侦组举发李登辉海外洗钱十六亿元。这出卸任“总统”告卸任“总统”的政治大戏,作为台湾二十年本土政争的总结,让台湾民众看到的是贪婪、丑陋与冷血。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这次陈水扁拿李登辉垫背的行径,这种政治背叛的示范效应,对陈水扁可是极为不利的。其一,李登辉、陈水扁过去情同父子,即使后来反目成仇,毕竟还是同属于泛绿阵营的一员,陈水扁检举李登辉,很明显就是出卖自己人。
其二,有了陈水扁告发李登辉这个“榜样”,其它人要告发陈水扁,他又有什么好说的?如果陈水扁出卖李登辉是说得过去的,陈水扁以前那些马仔现在要出卖他,当然也就变得有十足的“正当性”了。
其三,陈水扁告发李登辉,彻底暴露了“扁可负天下人”而“天下人不可负扁”的独裁者逻辑。李登辉以“台独”理念与阴谋政治一套,造就了一个陈水扁,而陈水扁却用李登辉的一套,还治于李登辉其身。真如佛经上所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关于我们】-【 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