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这个基层县级政权在废墟中如何恢复重建?1000多干部,这个劫后余生的特殊群体,又是怎样演绎“灾民”与“救助者”的双重角色?
★ 本刊记者/蔡如鹏(发自四川绵阳)
汶川地震,“地下”震中虽然不在北川,但“地上”震中却非这个全国惟一的羌族自治县莫属。
在这场特大灾难中,每4个死亡或失踪者之中,就有一个是北川人。
灾难也让北川县政府机关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全县党政机构、事业单位1931名在职在编干部,436人遇难。其中,县级领导干部5人,科级领导干部80人。
县法院43人中仅幸存16人。民政局、教体局整个单位就各剩下一人,而县统战部、妇联无一幸存。震后,政府机构几乎完全瘫痪,无法运转。
但几万伤员需要救助,十几万灾民需要安置,成批的救灾队伍需要被分散带往几百个村庄,接踵而至的救灾物质需要接收、分发⋯⋯
残缺的政府机构,面临着数倍于平时的工作任务。
这个县级政权在废墟中,如何恢复重建?这个1000多人的特殊群体,又是怎样演绎“灾民”与“救助者”的双重角色?
三天内,两次下文明确纪律
6月20日,张闪国盼来了两位新同事李远贤和杨敬钊。
这些天,作为北川县水务农机局惟一的高级工程师,为了尽快拿出全县水利重建规划方案,张闪国正带着几个人忙得没日没夜。新同事的到来,让急需人手的他们得到了补充。
李远贤、杨敬钊二人原来分别是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和眉山市水利局的工程师。此次,他们受省委组织部选派到北川挂职,作为专业技术干部,支援水务农机局的工作。
与很多政府机构一样,北川县水务农机局在这次地震中损失惨重。全局54名在职职工,有20人遇难,十多人受伤,至今还有两人仍在医院治疗。
地震时剧烈的晃动,虽然没有震倒水务农机局的办公楼,但摧毁了它四周的所有建筑,并使它严重倾斜。至今,这座摇摇欲坠的危楼还鹤立鸡群般地矗立在废墟之中。
据水务农机局副局长汪勇回忆,当时,他们曾冒死上去抢了一些资料,“主要是财务资料和少量技术资料”。后来,“就再不敢进去了”。刨出了9个人,但由于缺乏大型器械,最后仍有50多名同事和家属埋在下面,“没有办法”。
“凡是幸存的党员干部,不许退后,都必须回到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参加战斗!彼衽┗指刹空派凉涸鸹に5名小学生向任家坪转移,在路上,他听到县委书记宋明对在场的干部大声吼道。
县委组织部部长王理效事后回忆说:“在(震后)最初的几天,原来的部门全被打乱了,我们只能把所有的干部集中起来,由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调配。”
5月17日,北川县在擂鼓镇成立了县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综合组、人力资源调度组、机动应急组等8个工作组,统一负责全县抗震救灾工作。
当时,全县1900多名干部,400多人遇难失踪,100多人重伤,近100人因家人受伤没法离开,实际能用的只有1200多人。
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成立的第二天,就发布了《关于加强抗震救灾期间机关干部管理的通知》的文件。
这份编号“北委震灾3号”的文件,对干部的管理进行了逐条规定: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早上7:30上班;实行轮休制,所有岗位每天必须有人在岗;实行请销假制度,请假必须到人力资源调度组备案;对不服从安排的,严肃处理⋯⋯
宋明说,“我理解,地震就是一场战争,抗震救灾就和指挥战争一样,需要战争时期的一些特殊纪律和决策方式!
但在那段特殊时期,“3号”文件似乎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5月26日,指挥部又发布了“北委震灾10号”文件《关于建立抗震救灾相关制度的通知》。
这份通知的内容与“北委震灾3号”基本相同,只是进一步要求,每个干部必须实行每日报告制度;惚谌莅ǖ比展ぷ魍瓿汕榭、存在的主要问题、工作建议、次日工作安排等。
“10号”文件还补充规定,每组每天轮休人员不得超过20%,其余人必须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县级领导干部请假需县委书记批准,其他人员请假由各组组长掌握,正科级领导干部请假超过3天需经县委书记批准⋯⋯
为什么在不到10天内,要连续下发两份内容基本相同的文件?
当地一些干部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救灾初期,确有少数党员干部脱岗,“人找不着,电话也打不通”,使本就缺少干部的救灾工作雪上加霜。
片口乡在北川有“小成都”之称,是当地数一数二的重镇。地震发生后,乡党委书记母贤武为了照顾自己受重伤的孩子,一直没有向县里汇报当地灾情。
由于始终没有片口乡的消息,县里的领导“急得发跳”。5月23日,为了在大灾面前严明纪律,县委决定免去母贤武片口乡党委书记的职务。
“哪里有群众,哪里就要有干部!彼蚊魉担拔撕⒆油迅,平常可以理解,但在这种大灾面前,绝不能容忍!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