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报道说,教育部门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之中。还有消息说,包括上海在内的一些先行试点省市,将把15首京剧唱段分别安排在小学、初中各年级,而这些曲目多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现代京剧。
消息一经传播,引来众多议论。有人认为,“京剧进课堂,会让其他地方剧种遭到冷落”;还有人担心,传授京剧唱、念、做、打功夫的师资似乎准备得不太充足;更有人质疑,所选曲目“样板戏”的意味浓厚,可能误导青少年的认知和思想。
其实,京剧进课堂并不是“心血来潮”后“拍脑袋”的决定。就其现实背景来说,这是对传统文化回归的一种呼应,是针对当下作为“国粹”的京剧与青少年“渐行渐远”这一现实而采取的举措。其象征作用和实际意义理应得到肯定,人们大可不必匆忙对此“棒喝”或否定。
此次推荐进入课堂的15个曲目,是由京剧艺术家、音乐课标专家和特级教师共同研究选定的。中国京剧院的许多艺术家参与了这一工作。选取的原则是由易到难,让学生逐步了解京剧文化,曲目则涵盖了传统戏、现代戏等。应该说,这较为符合中小学校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熏陶的实际需求,也较能为中小学生所亲近、接受和掌握。至于是不是要求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京剧的“行家里手”,相关政策中并没有具体的考核规定。
至于所选剧目大多出自现代京剧,其实也是有所缘由的。京剧现代戏,是在我国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中产生并发展的,它对京剧传统艺术手法的继承和创新,给京剧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现代京剧所反映的题材多选自或演绎于近现代故事,离当下人们所处的时代并不太遥远,其唱词和内容也更容易为中小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对青少年来说,唱唱“提篮小卖拾煤渣”,体味一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滋味,要比唱“海岛冰轮初转腾”,体味杨贵妃失宠寂寞的情怀,更有意思吧。
“八亿人民八个戏”的景象自然极不正常。然而,祛除强加在它们身上的政治色彩,一些“样板戏”并不是一无是处。实际上,八个“样板戏”中,《红灯记》出自电影《自有后来人》,《沙家浜》出自沪剧《芦荡火种》,《智取威虎山》出自小说《林海雪原》,等等。在改编为现代京剧的过程中,这些剧目更多渗透的是阿甲、汪曾祺、曲波等优秀文艺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
对京剧进入中小学校课堂的讨论,应该聚焦京剧等传统曲艺的出路问题?京剧靠什么来赢得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关注和喜爱?毫无疑问,还是要走推陈出新的路子,既要演好《贵妃醉酒》、《铡美案》等传统剧目,也得结合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艺术文化需求,不断推出贴近和反映当今社会现实的现代戏,同时积极融入新的艺术元素和宣传形式。(缪迅)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