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互联网在普通民众与政府官员之间,搭建了一条政策与民意互动的新通道。同时,网络传播路径的杂乱多变,也使公共信息很容易变形走样。既要使民意得到充分的表达,又要把握主动,促进决策落实,这对政府部门的应对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一上传下达的“链条”中,政府新闻发言人是关键一环。
他们如何看待网络民意,如何化解舆论;,如何做好网络时代的“新闻官”?为此,本报特邀5位政府部门的新闻发言人撰写“新语”,谈谈他们的具体感受。
新媒体对政府提出新挑战
毛群安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
我每天早晨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浏览网上信息,尤其关注卫生新闻和网民的评论。在每次新闻发布会之前,卫生部都有专人负责搜集网上的热点话题和有代表性的观点,以便有针对性地回答记者的提问。网络舆论反映了部分公众的意见、观点和态度,作为新闻发言人,必须随时跟踪了解,并作出积极回应,这是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对政府提出的新挑战。
网络舆论可以形成较强的舆论压力,对于解决一些问题具有正面作用。但是,网络舆论也有负面作用。2006年,在卫生部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一名记者提问:网上说有万人签名响应“取消中医”,请问卫生部有何看法?我当时并没有搜集到这一舆情,感到出乎意料,但仍根据有关政策批驳了这一错误做法。事后调查发现,实际上只有百余人签名,而不是万人。这说明,网上的信息有时并不正确,容易误导公众。
网络舆论的弱点是容易产生信息失真。网络信息经过多级传播后,导致以讹传讹。而很多网民的评论是来源于错误的信息,观点自然就不够全面客观。有的网民言辞激烈,其实是因为没有看到全面准确的信息。我有时心里很着急,却无法一一回应。作为新闻发言人,我非常希望加强与网民沟通。有人建议我开博客,可我还有一些顾虑。因为我具有双重角色,网友很容易把我的个人观点和政府观点混淆。但是,我愿意以其他方式与更多的网民沟通。(白剑峰整理)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