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黑龙江七台河东风煤矿“11·27”特大矿难,日前开庭审理。此前,由于近两年的时间里未处理责任人,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专门过问此事,并提出质问。(《新京报》12月16日)
这次开庭审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为李毅中那一语惊人的质问。这一质问,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否则这场已经推迟了两年的审判还会推迟多久,还真不好说。
现在开庭了,此后的审理结果如何保证公正的,已然值得关注。我们不妨看看当地一位法院人士的回答:“这个案件太敏感!”应该说,这样的回答暗藏玄机、话里有话,透露出七台河矿难之所以迟迟无法开审的一些原因,应该是这一震动全国的特大矿难,可能涉及的人物至少在当地具有相当的权力。不然的话,何来“敏感”一词?
事实上,也正是由于一些人的敏感与忌惮,加之来自国家安监总局官方的督促与严查,这起案件才会在拖了又拖之后,艰难进入司法程序。但考虑到此矿难案件审理过程中存在的“太敏感”与“地方;ぶ饕宄煞帧,也不能不令人们在关注的同时暗暗担忧。
这种担忧并非是杞人忧天。如果当初面对中央三令五申严查的命令,尚有人敢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敢于在众目睽睽之下玩偷天换日的把戏,那么这些人同样有可能敢在正当的司法程序中,继续运用自己的权力与法律周旋。
本该开庭审理的案件,却碍于敏感的因素推迟开庭,本该处罚完的矿难相关责任人员,却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取保候审,各种利益的博弈之下,当地法院必须要向公众证明,他们有能力有信心有勇气保证一次司法的公正。在对七台河矿难的11名责任人提起公诉之后,我想,我们不妨把眼睛盯着,看结果到底怎样。萧葱(辽宁 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