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已无悬念,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也可望得到恢复,非制造业投资将持续增加。若温家宝总理此次访日的“融冰之旅”能启动一些大项目,中日经贸关系更将出现突破性进展。
前一段时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日两国的政治关系陷入冰河期,但以双边贸易、直接投资和政府间资金合作为主要内容的经贸关系仍然处于健康发展状态,因此人们把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中日关系形容为“政冷经热”。2006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成功访华以及今年4月10日温总理出访日本,标志着中日政治关系进入回暖期。我们深信,中国总理7年来首次访日的成功定会促进双边经贸关系取得新的发展。
中日经贸合作互补大于竞争
中日经贸关系是中日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日关系的基础。中日各自自然禀赋和生产禀赋上的差异,决定了两国在技术、资金、劳动力成本、市场容量等方面存在各自的比较优势。长期的经贸合作,也给双方带来了巨大利益。正因为如此,即使是在双边政治关系处于比较困难的时期,经贸关系也得到了长足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双方在某些领域出现了竞争,但总体来看,互补大于竞争。
2003年底以前,日本是我国连续11年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04年以后,欧盟和美国分别上升为中国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日本则下降到第三位。与此同时,中国(含香港)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尽管位次发生变化,但双方仍然互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贸易额不断创出新高。1972年中日双边贸易额仅为10亿美元,1981年超过100亿美元,2002年超过1000亿美元。2006年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达到2073.6亿美元,与上年同比增长12.5%。2006年,对欧盟、对美、对日贸易分别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5.5%、14.9%和11.8%,欧、美、日三足鼎立,日本占其一。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始于1979年,当时仅为1400万美元。截至2007年2月,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累计总额达587亿美元,约占我国引进外资总额的8%左右。2006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同比下降29.6%,但实际使用金额仍达46亿美元,在国别中居第一位。
中日在生产领域分工合作的进展非常迅速,这种进展不仅体现于数量上的增长,也体现于质量上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直接投资以加工贸易为主,90年代开始向电器、电子和机械行业发展,现在又扩展到信息通信产业和汽车产业。
随着我国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近年来对日直接投资也开始起步。截至2006年底,我国对日直接投资累计总额达1.5亿美元,涉及软件、机械、电子等领域,其中服务业和商业是主要领域。尽管投资额很小,但毕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日本对华ODA(政府开发援助)包括日元贷款、无偿援助和技术合作。其中日元贷款规模最大,截至2006年3月,累计总额已超过3.1万亿日元,约占中国接受外国政府贷款总额的一半左右。日元贷款援建项目均为规模大、周期长、技术要求高和施工难度大的基础项目。改革开放初期,在我国建设资金严重短缺、技术落后的情况下,日元贷款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对华ODA一方面支援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经济建设,增进了国民感情;另一方面也为日本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更多机会,促进了双方的经济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日双边的经济交往已经与世界经济和区域经济融为一体。两万多家在华日资企业生产的产品中,至少有五成左右出口,不仅返销日本,同时也出口到欧美地区,形成了“日—中—欧美”之间的三角贸易结构。这带来了双重效果:一是日本通过中国“迂回”扩大了对美、对欧贸易;二是我国也在同日本的合作中扩大了对美、对欧出口?梢运担衷诘闹腥站彻叵狄言对冻搅肆焦姆段,对双边,乃至多边经济合作都将产生波及效应。
问题与摩擦
综观30多年来的中日双边经贸合作历史,其主流是好的。但随着贸易和投资规模的扩大,也不时出现了一些摩擦和问题。当前比较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双边贸易高位徘徊。2000年以来中日贸易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8%左右,近两年只有11%左右,与中国外贸总额25%左右的增长以及中美、中欧贸易增长速度相差很大。由于中日贸易增长率长期低于中国外贸总额的增长率,导致中日贸易占中国贸易总额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从1996年的21%下降为2006年的11.8%。
第二,中方逆差较大。在中日贸易中,中方逆差居高不下。自2002年以来,中方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仅2006年就高达241亿美元。2002年至2006年的5年间逆差累计达812亿美元。在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巨大的同时,出现对日贸易高额逆差,这其中有相当部分是中国背负了日本对美的顺差。很显然这种状况长期持续下去,不利于中国贸易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中日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
第三,贸易摩擦增多。近年来,双边的贸易摩擦也频繁出现。投放中国市场的SK-II化妆品、某些品牌数码产品等相继出现质量问题。2006年5月29日,日方“肯定列表制度”实施后,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明显下降,6月份减少18%,7月份减少1.7%。截至2006年11月中旬,中国对日出口香菇减少27%,豌豆减少34%。
第四,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锐减。前几年,在中日政治关系冷淡且双边贸易也相对减速的情况下,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仍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然而在2006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却出现了明显下降,项目数同比减少20.8%,实际利用金额同比下降近30%。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此前一两年对汽车及相关产业集中投资造成了反作用。
中日经贸关系将出现新局面
中日政治关系回暖后,经贸合作也出现了良好的势头:2007年1-2月,中日贸易额达335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22%。日中贸易占日本外贸的比重不断上升,从2000年的10%上升到2006年的17.2%,仅比日美贸易低0.2个百分点。由于近年来日中贸易增长率远远高于日本外贸的增长,更高于日美贸易增长,若不出现意外,2007年中国大陆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已无悬念。估计到2010年,中日贸易额将达到3000亿美元。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也将很快得到恢复。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在2006年3月实施的问卷调查,回答“扩大对华商务”的企业达到76.8%,位居各国榜首。另据日本国际协力银行的调查,80%左右的在华日资企业盈利,这是日资企业希望扩大在华商务的基本动力。最近许多日本大企业确定向中国投资的大项目明显增加。例如,三洋电机、伊藤忠商事、住友商社、三菱化学、佐川急便等10余家大企业都确定了2007年对华投资的大项目。仅2007年1-2月,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实际利用资金达7亿多美元,同比增长高达16%。
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方向正在发生变化,即金融、证券和保险业的投资大幅度增加。例如,三菱东京UFJ银行于2006年6月向中国银行股份公司注资1.8亿美元;大和证券SMBC也于2006年6月宣布以26.2亿日元接受上海广电集团(SVA)和NEC的合资公司增资的部分股票。其他商业及服务业的投资也大幅增加。非制造业投资的增加标志着日本对华投资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温总理此次访日是一次“融冰之旅”,将具体落实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确立“中日高级经济阁僚对话机制”。今年“中日经贸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将要出台;关于“中日韩投资协定”的谈判也正在顺利进行;日方在对华提供日元贷款等方面表示出积极态度。两国首脑已就未来双方在能源、环境、金融等领域加强合作达成共识,估计近中期双方将会在上述领域确定一些具体的合作项目。过去在政治关系比较紧张的时期,难以实现的需要作出政治决断的大项目,如高速铁路、城市铁道、原子能和平利用、重大节能技术合作、能源开发等等可望重新提起和启动。中日贸易的高位徘徊主要是由于缺乏大项目的带动,倘若上述大项目能得以启动,那么中日经贸关系将出现突破性进展。(张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