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20日电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刊发评论文章指出,今年各国元首访华“络绎于途”,“中国的大国地位得到全球确认”。从中国极为频繁的外交活动里,中国的关键角色也尽显无遗。
文章说,也许,历史学家会这么说:“2006年,中国的大国地位得到全球确认,而中国本身也意识到她在国际社会的身份出现了变化!毕质比192个国家,其中几乎有一半的元首曾在今年内访华。中国在2006年内,举办了三个有超过十位国家元首参加的特大型国际峰会。当今世上,在中国之外能够做到这点的,大概也只有美国了。
据非正式统计,2006年以来曾访华的外国元首级贵客,最少有86人。现时全球共有192个国家;换言之,在全球的元首里,几乎有一半曾在今年内于中国留下了足迹。以“络绎于途”来形容今年各国元首访华的盛况,可谓并不为过。
另一方面,中国的大国地位,也在在突显在其举办国际会议时的号召力:在6月于上海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共有11位外国国家元首、区域组织负责人参加;在10月,中国吸引到东盟10国的全部政府首脑联袂访华,一起出席“中国─东盟峰会”;在11月于北京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中国也邀得42个非洲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出席。另外,中美刚在12月举行了经济战略对话,也破天荒得到美国7名部长,也即三分之一的内阁阁员随团访华。
文章认为,在中国今年的外交活动背后,其实是三条主轴:
一是商贸往来:据中国官方公布,中国外汇储备总额在今年2月底为8537亿美元,首次超越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到了11月,中国更宣布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破了人类历史的新高。另外,2006年是中国加入世贸五周年,按照有关协定,中国将陆续开放市场,各国也就瞄准了这商机,希望可抢先攻占这个13亿人口的大市场。
二是能源材料补给: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需要保证能源和原材料的补给。中国虽是能源生产大国,也是能源消耗大国。据中国官方数据,中国于1993年成了石油的净进口国;1999年,中国的对外石油依存度已上升至总需求的40%;今年上半年,中国能源消耗增长速度高于同期10.9%的经济增长速度。面对这局面,中国一来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但另一方面也得增加供应来源,务求能稳定能源成本。
三是周边稳定安全。中国需要稳定的周边环境,使其可以集中精力发展经济。防止核扩散和周边国家的军备竞赛,对减低中国的安全风险系数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