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6日至21日对英国和希腊进行正式访问。此次访问硕果累累,从英国到希腊,利好消息频频传来,中欧合作不断闪现新亮点,中国与欧洲携手发展的广阔前景令人期待。
亮点之一,提升中欧务实合作的“含金量”,深化经济层面之相助。
李克强总理欧洲行期间,中国与英国、希腊签订了多项经贸大单,不仅在“数量”上创造了新的纪录,更在“质量”上有了新的飞跃。从人民币和英镑开启直接交易,到中英在核电、高铁等领域加强合作,再到中国和希腊共同开拓航运产业,一系列事实说明,中欧合作已超越简单的贸易层面,开始在金融、科技、投资等更高层面紧紧“握手”。
中欧经贸合作品质的提升,将更好地发挥中欧双方的优势,对欧洲经济的复苏向好和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对此,英国首相卡梅伦看得清清楚楚。他在和李克强总理会谈后说:“我们的关系是真正的为成长、改革与创新而建立的关系。”不难预见,中欧经贸合作的航船必将开辟新的天地,为中欧双方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亮点之二,提高中国理念在欧洲的“传播力”,促进形象层面之相知。
不容否认,当前欧洲对中国关注的目光中,并非只有信任与理解,也存在疑虑甚至误会。此次李克强总理访欧,在面向英国智库演讲、中希海洋合作论坛等多个场合,介绍中国“发展观”,诠释中国“和平观”,阐述中国“海洋观”,使一个可亲的、真实的中国形象深入千家万户的欧洲民众心中,为中欧合作再提升夯实了互信之基。
“中国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内需空间。只要我们把握好方向,勤奋工作,中国经济就能够在较长时间保持中高速增长”;“中国没有扩张的基因,更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我们愿同世界各国一道,通过发展海洋事业带动经济发展、深化国际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努力建设一个和平、合作、和谐的海洋”……
这些坚定、形象、自信的表述,打碎了一道道阻碍欧洲人正确观察中国的“毛玻璃”。如英国《金融时报》所言,此次李克强总理访问的深层意义“是大国外交的重要一环”,讲明了中国在国际大格局中的立场,阐述了中国在和平与发展过程中的利益。毋庸置疑,中国形象走出被歪曲的视角,将使欧洲在和中国的合作中更放心也更有信心。
亮点之三,突出中欧彼此文明的“互鉴性”,推动精神层面之相亲。
中国和欧洲文明都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色,中欧合作再提升的一个题中之义,就是彼此文明交流互鉴的深化与加强。
访问希腊期间,李克强总理就特别提到,中国和希腊在和谐、正义、公平等方面是心灵相通的。希腊甚至有这样的说法:“一位希腊人的骨子里可能藏着一位中国人,一位中国人的骨子里可能藏着一位希腊人。”中国愿与希腊携手同行,让古老的中华文明与希腊文明绽放时代光彩;仨,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之一。中希文明的交流互鉴其实正代表着中国与欧洲文明的对话与交流。
近年来,中欧合作已不断提速。如法国《欧洲时报》所言,中欧关系正处于政治互信加强,经贸合作高潮迭起的阶段,中欧战略正在“相向而行”。此次李克强总理的访欧之旅,继今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成功访欧之后,为中欧合作再添浓墨重彩一笔。人们期待,中欧合作更深更广,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记者韩冰)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