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奥会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习近平主席不远万里穿越太平洋,奥巴马也从美国东海岸横跨国境,两人在美国西海岸相会,实际上已经在以一种不拘形式、更重实质的新方式在诠释“新型大国关系”的某种新意
6月7~8日,举世瞩目的习奥会在美国加州上演。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是中美就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精心设计、深度沟通的一次会晤。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新时期中国政府“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尝试,是在系统总结过去40年中美关系基本经验、全面审视当今时代特点的基础上,置身迅速崛起阶段的中国对美外交的新思考,是中美破解历史上后起大国与守成大国走向冲突这一世界性难题的新实践,体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
这种新型关系最终能否建成?不仅中美两国在期待,全世界也都在关注。
“新型大国关系”应运而生
近年来,中国国家领导人就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多次提出倡议和构想。
“新型大国关系”观念之所以应运而生,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它首先是基于中美关系正;岳40年发展经验的总结。过去40年,中美关系虽起伏不定,充满波折,但总体趋势是斗而不破、和而不同、螺旋上升,开创了两个不同文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发展阶段的大国之间和平共处的新篇章。这已然就是一种“新型大国关系”。总结其中经验,进行理论升华,指导未来实践,可谓顺理成章。
其次,它是对中美关系正在发生一些转变的反映。外界认为,这一转变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力量之变。中美力量对比正从一般意义上的“超”、“强”关系转向特殊意义的“老大”、“老二”关系,自然易被套进历史上崛起国与守成国的框架内去看待。
二是战略之变。中国对外战略呈现进取和扩展态势,从陆地走向海洋,走向太空,走出亚太,走向世界;美国虽实现全球战略收缩,但重心聚焦亚太,专注海空天网。于是乎,两国战略相向而行,交汇于亚太,形成亚太“面对面”之势,并在网、空等“全球公域”展开竞逐,这是冷战后未曾有过的新现象。
三是基础之变。从冷战时期对彼此战略地位的相互再认识,到后冷战时代经贸互利合作,再到“9·11”事件后合作反恐,中美关系总是具备阶段性战略基础。如今,中美两国完成领导层换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需要奠定新的基础,开辟新的局面。
四是环境之变。中美关系越来越受到第三方因素的掣肘,中美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易波动。
显然,面对上述变化,指导中美关系的既有原则、框架、政策,需要根据形势变化进行完善和创新。
再次,它体现了中国新领导集体发展中美关系的政治意愿。“新型大国关系”实际上传递着三种信息:对内,旨在凝聚共识,坚持推进中美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不动摇的信念;对美,意在释出善意,表达愿同美发展建设性合作的信心;对外,则重在传递信号,以使相关国家不要误判形势,做利用中美矛盾谋取私利的迷梦。
奥巴马政府之所以对此积极呼应,并表示愿同中国一道共建“新型大国关系”,也绝非偶然。一方面,奥巴马团队意识到,应对中国这样一个兼具多重优势因素的新型战略竞争对手,传统的遏制手法不仅难以奏效,反而伤害自身,“提升合作质量、强化竞争能力、有效管控分歧”才是唯一选择。而这与“新型大国关系”的理念是契合的。
另一方面,一心想青史留名的奥巴马奉行“多伙伴”世界观和“巧实力”战略观,同中国共建“新型大国关系”,未尝不是一种值得探索的实践。
习主席不远万里穿越太平洋,奥巴马也从美国东海岸横跨整个美国,两人在美国西海岸相会,实际上已经在以一种不拘形式、更重实质的新方式在诠释“新型大国关系”的某种新意。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