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坚强,所以不轻言悲伤
——芦山地震七日述评
今天,四川哀悼,举国同悲。杜鹃啼血的春天,注定要抚今追昔,然后心向未来。
(一)
4月20日早上8时02分,一场7.0级地震突袭四川芦山。大地痉挛,同时也扯动着中国人心头的伤痕。同样是地动山摇,生命危殆,不禁让人再次想起五年前的汶川。
从汶川到芦山,相距85公里。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相隔1804天。在历史的长河中,跨越这一段时空距离不过倏忽一瞬,我们却好似走过了千山万水。回首看虽有崎岖险阻,但终究是步步登高,时时向前。在不经意间能够发现,今天中国面对灾难的表情除了悲伤,更多了几分镇定和坚强。
五年前的汶川地震引发了中国的大悲大痛。从地裂山崩的那一刻起,很多人的精神支柱也随之震颤。自唐山地震以来,中国已有三十多年未曾遭遇如此重大的自然灾害。很多人都难以掩饰内心的慌乱。电视屏幕上、报纸版面上,催人泪下的画面一幅接一幅,好像唯有如此才能宣泄内心的紧张和压力。
虽然芦山地震的烈度不如汶川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也没有汶川地震那么严重,但是我们对地震的反应更敏捷了,动作更迅速了。震后1分钟,中国地震局发布自动地震速报信息;震后10分钟,成都军区及四川省军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同时成立;半小时内,公安部启动Ⅰ级响应机制;1小时内,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交通运输部等救灾指挥系统各相关部门全部到位;震后3个多小时,政府召开了首次新闻发布会;震后5个小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受党中央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委托,飞赴灾区……
一连串的快速不是一种巧合,它是灵敏的国家机器面对灾难自然而然的应急反应。从汶川到玉树,从玉树再到舟曲,一次又一次的自然灾害让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惊险的突变中,中国及时积累经验,总结教训,从根本上完善了突发事件应急反应体系。
(二)
在芦山地震救援期间,不少人都谈到了“汶川经验”发挥的重大作用。
从汶川到芦山,“把生命放在第一位”的理念从来没有动摇。“分秒必争,不留死角,挨家挨户搜寻!薄肮艘,视民如伤”,以此为出发点,中国爆发出了惊人的社会动员力量。部队加紧空运救灾人员和物资,外地医务人员紧急驰援加强救治,一张铺天盖地的生命之网迅速撒向震区,为的是创造更多的生命奇迹。这是国家强大实力的体现,也是对生命尊严的礼赞。
从汶川到芦山,“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公民精神从来没有动摇。芦山地震后53秒,第一条震情微博上传到网络,之后“寻亲热线”、“灾情快报”受到广泛关注,公益慈善组织行动起来,各地志愿者集结起来,民间力量相互交汇,投入灾区。曾经吵得纷纷攘攘的意见之争少了,凝聚社会共识的基础凸显出来。
从汶川到芦山,中国发生的改变也很鲜明。
从汶川到芦山,我们的救灾更显专业性。汶川地震好似一场“全国总动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人都想到灾区献出一分爱心,专业的救援者去了,不专业的也去了,农民开着三轮车去救灾的场面感动了无数人。芦山地震之后,救援工作更强调专业和效率。国家救援队伍的主力作用更加突出,他们凭借人才、设备和技术优势,打通了一个又一个“孤岛”,生命探测仪、搜救犬、挖掘机、吊车、移动医院等专业的搜救器械和医疗设备得到了更广泛应用,类似五年前部队官兵徒手挖掘的场景越来越少了。为了确保抢险救灾重点车辆优先通行,四川省政府和国务院办公厅连发政令,要求各单位团体未经允许暂不进入灾区。让最专业的队伍先进入灾区,这个呼吁得到一致的赞同。
从汶川到芦山,我们的救灾更显理性。汶川地震之后,中国几乎成了泪的海洋。悲惨的画面、痛苦的哭声,引发了全国的共鸣。芦山地震之后,大多数媒体都主动回避这些画面。不消费苦难,成为媒体的自觉。同时,公众也表现出了成熟和理性,他们抵制网络传谣,传播实用信息,为了提高救援效率,还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对一些具体问题,比如是否需要外国救援队伍参加救灾,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是争论的声调低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尖锐刺耳。在灾难面前,大多数人都希望能有更多的静默和思考。
(三)
中国在汶川地震之后的进步证明,每一次灾难都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以汶川经验为基础,芦山救援更趋科学高效。以芦山为起点,我们还能找到继续进步的空间。
芦山地震之后,宝兴县及所辖9个乡镇通信全部中断,成为一个个“孤岛”。宝兴政府的灾情通报系统没有在关键时刻发挥应有作用,当地官员无奈以送“鸡毛信”的方式徒步传递灾情。在信息时代,这样的事迹让人感到尴尬。因为交通拥堵制造的“孤岛”,也让人警醒。救灾不仅要靠热情,还要讲科学,如果不同专业的救援队伍按照一定顺序进入灾区,交通应该不会成为大问题。这也提醒,应急反应预案还需要更精细化。汶川地震之后,全国近300万志愿者奔赴灾区,发挥了重大作用,而这一次,部分志愿者进入灾区之后不仅无事可做,反而成了负担。民间公益慈善力量,不仅是政府救援力量的必要补充,也是凝聚社会人心向上的正能量。政府在发挥救援主力作用的同时,也应与民间公益慈善力量更好地互动,毕竟他们的行动体现着公民对社会的责任感、对国家的自豪感。
今天这个哀悼日,汽笛呜咽传递的是情感共鸣,灾区内外共同体验人性的温暖,国家因此更具凝聚力。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每一场灾难中的惨痛经历。正是因为能够从每一场灾难中汲取智慧,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愈挫愈奋,愈折愈强。这种自强不息、永不懈怠的精神,是任何灾难都不能摧毁的。这一天,也是一个转折点。从此之后,重建将成为救援的主题,当地民众也必然开启崭新的生活。
(四)
汶川地震后第二天剖腹产生下女儿的高永琼,在芦山地震中失去了还不到5岁的女儿,但她坚持着不让自己哭。袅袅的炊烟里,她家的生活仍在继续,因为相信明天会好起来。
每次灾难过后,中国的心情大抵也是如此。我们仍处于急速的转型期,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年的高速发展,我们应对这些特大自然灾害时才有了更多的从容和自信。2007年,中国财政收入刚过5万亿元,2012年一跃突破11万亿元,没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先进的理念只能停留在口头上,美好的重建规划也只能停留在蓝图上。有了强大的国力,有了强大的精神,中国才有底气应对未来的挑战。
这一天,虽然悲伤未尽,而希望已经萌生。(沙元森)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