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十七日,美国总统参选人奥巴马在旧金山与四位不同族裔的单身母亲座谈后,主动提议与大家合影。合影前奥巴马整理衣装自信满满地说:“这是和‘总统’拍照”。 中新社发 陈钢 摄
|
一月十七日,美国总统参选人奥巴马在旧金山与四位不同族裔的单身母亲座谈后,主动提议与大家合影。合影前奥巴马整理衣装自信满满地说:“这是和‘总统’拍照”。 中新社发 陈钢 摄
|
中新网6月6日电 美国《侨报》6月5日发表社论说,不管是奥巴马还是麦凯恩,在美国大选决战来临时,回归中道是取胜之道。这既体现在竞选团队的组建和人员的选择,也体现在竞选纲领温和与施政理念的实在。那种图一时口舌之快,发出偏激论调,作出不切实际承诺,并无助于拉拢大多数的民心和民意。毕竟,在美国中产阶级才是竞选结果的决定力量。同时,在今天,只有中道路线,而非极端主义,才能够使美国走出泥潭,步入正轨。
社论摘录如下:
经过5个月的缠斗,奥巴马终于战胜希拉里,将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裔总统候选人。
这无疑是一个特别的时刻。4年前还只是伊利诺伊州参议员的奥巴马,作为民主党的政治新星,犹如火箭般窜升。多个民调显示,奥巴马当选总统的概率超过50%,一个黑人总统在美国诞生,似乎已经不是梦想,而是伸手可及的现实。
其实从一开始,奥巴马并没有太多机会获胜。在一个种族歧视犹存的国度,奥巴马面对的是丈夫曾是美国最受欢迎总统之一的希拉里;他来到华府这个人脉关系错综复杂的政治圈只有3年半时间;他没当过州长,没当过部长,甚至在国会山上也是资历辈份最浅的议员之一。在一般人看来,奥巴马与希拉里斗,无异于“陪太子读书”。
但,奥巴马赢了。这正是美国民主政治的神奇之处。有人归因于奥巴马的个人政治天才,以及他富有煽动性的个人魅力;也有人归因于希拉里的策略失误:在受伤的美国人需要“母爱”的时候,身为女性的希拉里却咄咄逼人,要给美国人“父爱”,而且由于历史原因树敌太多。
其实,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奥巴马是在适当的政治时刻,以清新的面孔和作风,迎合了美国民众,特别是年轻人求改变的渴望。
过去8年,新保守主义在美国一度当道,对外单边主义盛行。拖延5年的伊拉克战争,耗费上万亿美元,死亡美军士兵逾4千人,仍未有穷期,令美国人对战争深感厌倦。在经济和民生方面,上世纪90年代的风光不再,反之,次贷;,油价高企,中产阶级荷包缩水,叫苦不迭。《纽约时报》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最近民调发现,81%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正在错误的轨道上前进,这个比率在2002年只有35%,78%的美国人认为现在的美国比5年前更糟了。
在这种背景下,许多美国人宁愿将未来托付给不确定性,托付给一个没有资历、没有背景、没有经验的人,因为他们相信,矫枉必须过正,只有作为自由派代表的奥巴马,才能真正改变美国。而希拉里的未来正是因为太确定了,所以最终落败。这与其说表明了选民的焦虑,倒不如说透露了时局的严峻。
现在,美国的蓝领、年轻人和黑人,已经把奥巴马推到了与麦凯恩对决的位置上。两个人都把自己说成是跨党派的改革者,但不管从意识形态到个人经历,从外表到经验,都是两个极端。
71岁的麦凯恩是越战老兵,当了26年议员;坚决支持伊战,反对撤军;支持自由贸易协定;主张延长减税政策。其经验和阅历在竞争者中无人能比。
46岁的奥巴马是国会新人,没有行政经验;始终反对伊战,呼吁立即撤军;反对自由贸易协定;主张增加税收;力主增加政府开支,实行全民健保。其诉求在当前颇具吸引力。
不过,当奥巴马站在与麦凯恩最后5个月对决的起跑线上时,越来越多的人会像今天《华尔街日报》大标题“这个奥巴马,我们不了解”那样发出疑问:这个自由派政治新星,会把美国带向何方?这种不确定感正在不少人心中弥漫。
选举专家分析了奥巴马在国会的投票纪录以及他的政治主张后发现,声称要弥合党派政治分裂的奥巴马,恰恰在投票中显示了很浓的党派色彩。有人甚至认为,奥巴马是1968年以来自由派色彩最浓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这就是说,今后5个月,美国人要从保守派代表麦凯恩和自由派代表奥巴马的两个极端中选择出未来4年的领路人。
美联社和雅虎的最新民调发现,三分之一的美国人自称保守派,四分之一的人自称自由派,还有超过4成2的美国人自称温和派或者中间派,而他们才是决定最后胜家的决定力量。
对于麦凯恩而言,他需要克服年龄上的不利,但更重要的是,要把自己与布什政府某些不得人心的政策划清界限,比如在全球暖化问题上。最重要的是,如果为结束伊战找到合适的出口。
对于奥巴马而言,他需要克服美国人尚存的种族歧视观念,但更重要的是,为自己鼓吹的“变化”找到可信可靠的注解;为自己浅薄的执政资历寻找坚实的依托。
不管是奥巴马还是麦凯恩,在决战来临时,回归中道是取胜之道。这既体现在竞选团队的组建和人员的选择,也体现在竞选纲领温和与施政理念的实在。那种图一时口舌之快,发出偏激论调,作出不切实际承诺,并无助于拉拢大多数的民心和民意。毕竟,在美国中产阶级才是竞选结果的决定力量。同时,在今天,只有中道路线,而非极端主义,才能够使美国走出泥潭,步入正轨。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