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二季度香港经济增长4.2%,上半年增长5.8%,消费物价通胀在二季度平均上升5.7%。这些数字来自于8月15日香港特区政府发布的《2008年半年经济报告》以及2008年第二季度的本地生产总值初步统计。从数据中可见,在今年二季度香港消费、投资支出和商品出口的增幅明显下降,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攀升。这表明,香港经济从2003年第三季度开始,在经历长时间的快速增长后增幅开始放缓。不过,香港特区政府仍维持香港全年经济增长4%至5%的预测不变,整体通胀则预测为4.2%。
香港属于发达的成熟经济体系,从1997年开始香港经济相继经受了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新经济泡沫破灭和非典事件等一系列外部冲击,两次下行探底后,于2003年第三季度强劲反弹,走出了一波长达四年多的持续增长。在当今的国际经济环境下,香港经济在经历了四年零三个季度的较高增长后,还能保持全年4%至5%的增长可算是不错的表现。
但是,由于预期全球经济增长将会继续放缓,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以及国际资源性商品价格高企,加上内地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使香港面对的外围环境严峻,不确定性增加。在此背景下,香港经济的未来走势值得关注。
增势放缓的影响
在二季度显现出的经济增长趋缓和通货膨胀攀升,是观察今年上半年香港宏观经济运行和变化的两个重点。
从宏观经济运行来看,香港经济增势趋缓。二季度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与上年同期比较实际上升4.2%,升幅与一季度的7.3%相比则显著下降。
而二季度私人消费支出和本地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从一季度的7.9%和9.9%降至3.1%和4.3%,分别下降了155%和130%。而出口增幅也从一季度的10.5%降至8.1%,其中6月份出口下跌了0.6个百分点,为2006年5月以来首次出现下跌,反映受外需特别是内地出口下滑的影响,香港以转口为主的商品出口进入困难时期。在香港对外贸易结构中日益重要的服务输出增幅也从第一季度的10.2%降至7.1%,服务输入则从10.1%下降到2.6%。
同时,通货膨胀则攀升较快。2008年7月份香港整体消费物价比去年同期上升6.3%,高于6月份的6.1%。
7月通胀压力继续增大主要是由于食品包括大米、牛肉、猪肉、淡水鱼、食用油、新鲜蔬菜价格持续上涨和私人房屋租金的升幅扩大所致。以基本消费需求为主的食品、水电、燃气和住房租金价格的大幅上升,将对低收入者的生活产生不利影响,使香港已存在的过大的贫富差距更加严重。
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尽管经济增速放缓、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但就业则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据统计,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维持在十年低位的3.3%,而就业不足率则下降至1.9%。总就业人数、总劳动人口均有所增加。
外部因素的多重压力
二季度香港经济增速放缓,显示出外部环境变化已对香港的经济增长构成压力。
香港属于高度开放的外向型经济,实行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长期以来美国是香港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因此美国经济的波动和政策变化会直接影响香港经济。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内地的经济快速发展,内地对香港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这从香港股市就可窥见一斑,截至6月30日,有449家内地企业在港交所上市,占港交所上市公司总数的36%,占港交所上市公司总市值的57%。不仅如此,内地也是香港的主要出口市场,今年上半年香港对内地货物出口额占整体货物出口的48.7%。因此,内地经济增长、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对外贸易和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香港经济。
尽管去年外部经济环境受美国次贷危机和信贷市场紧缩困扰,但由于内地经济的支撑,香港去年本地生产总值增长仍达6.3%,高于过去10年的平均增长水平。今年上半年,由于内地股市下跌、出口下滑和宏观调控政策从紧与美国次贷;贾鹿式鹑谑谐《春腿蚓貌痪捌,对香港产生了夹击效应;再加上国际食品和资源价格的上升,三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直接影响香港经济,增加了香港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这是导致香港第二季度经济增长趋缓和通货膨胀上升的基本原因,并通过消费、投资、商品出口、资本流动等形式反映出来。
首先,香港消费需求增幅下降。二季度,特别是5、6月份,香港内部消费动力减弱,消费需求增幅明显下降。香港零售销售货值和货量的增长率分别从一季度的17.5%和11.6%降至二季度的14.4%和7.0%;五六月份增幅更是降至5.6%和4.0%。
导致消费增长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受到外部经济环境、亚太和中国内地股市不景气的影响,香港股市连续下滑,股市资产价格大幅下挫。另一个原因则与访港旅游人数下降有关,二季度访港旅客人数的增幅从10.1%下降至7.7%。
其次,投资增长趋势放缓。香港投资的增长在二季度也有放缓的趋势,其程度与消费相比较为温和。整体留用进口的增幅仅从13.7%放缓到10.1%,其中资本货品增幅也6.3%下降到4.6%。整体投资开支在去年同季的高基数下,在2008年二季度进一步扩张,较去年同季实际上升4.3%,增幅明显下降。私营机构及公营部门方面的建造业活动在第二季度调头下滑,整体楼宇及建造投资总共下跌1.7%。
再有,外部需求不振。香港是个转口港,对外贸易在香港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由于第二季度特别是6月份,内地出口显著下降和美国需求不足,对香港的货物贸易出口产生了相当不利的影响。与2007年6月相比,今年6月香港的商品转口货量下跌3.6%,港产品出口货量亦显著下跌24.9%。两者合计,商品整体出口货量下跌4.6%。同期比较,所有主要目的地的整体出口货量均有所下跌,如日本下跌9.2%、英国下跌8.4%、中国内地下跌7.0%、美国下跌6.9%、德国下跌2.3%。
此外,国际资本流向出现逆转。香港二季度的货币数据反映资金流入的态势发生了变化。M2和M3货币供应量增幅在6月份时降至5.5%和5.6%。
今年以来,受内地股市调整影响,香港股市的中国投资概念股大幅下跌,内地企业来港上市也大幅减少;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连环爆发,亚洲新兴市场高通胀问题严重。这些因素导致资金不仅不再大规模流入香港,反而有流出的趋势。资金流向逆转的情况在银行业存款上也得到反映。以按年增长计,6月份时总存款从双位数字跌至个位数字,港元存款出现近4年来首次下跌。与去年年底相比,银行业总存款更是连续6个月减少,6月份的减幅扩大至2.8%。香港股市下跌导致成交不断缩减,6月份的每天平均成交降至只有641亿港元,为一年来最低,较去年10月创纪录的日均1654亿港元相比,每天成交量萎缩逾六成。成交急剧减少既是香港资金流向逆转的反映,也预示短期内股市再起新的升浪并不容易。
特区政府仍将力促发展
尽管香港对外经济依存度很高,再加上独特的经济体制,限制了政府运用宏观政策工具调控经济的能力。但是,香港特区政府仍可有所作为。
一方面,舒缓通胀的负面效应,扶助低收入及弱势社群,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高通胀下的内需收缩是香港二季度经济放缓的主因之一。香港的通货膨胀属于进口型通胀,政府很难有有效的控制措施,但是,政府可以舒缓其对经济的负面效应和不确定性。香港有20%的家庭属于低收入群体,45~64岁人口的贫困问题尤为突出,通货膨胀对他们的威胁最大。2007/2008年度香港政府综合盈余预计达1156亿港元。政府完全可以通过减税和转移支付的方式,让社会各阶层特别是低收入阶层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协助中小企业发展,同时刺激本地需求,增加供给。
特区政府在年初公布的2008/2009年度的财政预算案中提出了400多亿元的“一篮子”税收宽减措施,以协助弱势社群。为了鼓励工商界购置环保设备,预算案建议为环;瞪璞傅淖时究,提供首年100%的利得税扣除。为了支援中小型企业,该预算案还建议2007/2008年度一次性宽减75%利得税,上限25000港元,并建议宽免2008/2009年度的商业登记费。这些措施需要加快实施,并可以根据需要加大力度。
另一方面,可量力而行地推进重大建设工程,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于2007年10月在施政报告中表示,在任期内会致力推动10项重大建设工程上马。这10项重大建设工程包括:地铁南港岛线、九铁沙田至中环线、屯门西绕道及屯门至赤腊角连接公路等3项交通基建;广深港高速铁路、港珠澳大桥、港深空港合作、港深共同开发河套等4项跨界基建;以及西九文化区、启德发展计划、新发展区等3项都市新发展区计划。在财政状况相对宽裕的情况下,量力而行地推进这些项目,短期内可以刺激经济,创造就业;长期看能够巩固香港作为全球城市的地位,为未来的持续发展打下新基础。
此外,还需密切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减少经济发展外部风险。当前中国内地宏观调控政策首要任务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内地通货膨胀的下降,有利于舒缓香港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内地提出的适当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保持外贸平稳增长等微调政策也会对香港经济产生正面效应。
当前,全球经济正在经历经济增长下降和通货膨胀上升的阵痛,香港这个高度外向型的经济当然难以独善其身。但是,应该看到,香港经济的基本面仍然是稳健的,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善,香港经济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陈广汉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