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一些大中城市房价过高,百姓买房负担沉重,不但成为社会各界反映较强烈的一个问题,也是此次全国“两会”热议的话题。
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强房价监管和调控,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等任务纳入到2007年整体工作部署中。而财政预算报告更是要进一步采取实际措施,表示要“研究开征物业税的实施方案”。
3月9日,就在“开征物业税”消息传出的前几日,记者与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郭广昌谈及物业税,他说,目前没有关于物业税方面的任何正式信息。
复星高科技旗下的上海复地是上海显赫的几家地产巨头之一。
郭广昌说,上海房价这几年基本保持平稳,短时期内做有关房价的预测是没有意义的。不过他同时也表示,依据对上海经济保持良性发展的判断,在这种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购买力提高,需求也将提高,而土地的供应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合理的房价上涨是可以预期的。
京城地产大鳄潘石屹近日对2007年房价走势也作了“独到”见解。
潘石屹在《七大因素影响2007年房价走势》一文中指出:“从总量上看,房子供应量在增加,但比不上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此外,前几年,土地出让的减少和银行给房地产行业贷款资金的减少,是导致房屋供应量减少的两大因素。如北京2004年、2005年公开出让的土地分别是546万平方米、433万平方米,均是当年销售面积的五分之一;2006年的数据是824万平方米,仅是当年销售面积的36%!
土地出让面积如此不足,房子供应量的减少和房价的上涨自然变得顺理成章。
但是,我们所看到的现实是,高楼平地起,土地出让面积始终是小于销售面积的。打个比方,倘若政府出让1万平方米土地给潘石屹,他在这1万平方米土地上建造的商品房绝对不可能是平房,都是多层甚至高层住宅楼,房屋建筑面积总和无疑将数倍于1万平方米的土地面积。北京2005年公开出让土地占到当年销售面积的36%,恰恰证明了土地供应的充足而非不足。
2005年,七部委新政调查组报告指出,北京开发商手里掌握的土地够用十年。中国土地学会通过计算则认为:就北京市而言,现在一块新地也不批给地产商,他们手里的土地还可以开发15年。
其他地方的土地是不是也有类似在开发商手中囤积的情况,记者不敢妄下判断。
房地产开发商们维护自身利益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能“忽悠”百姓。想一想,最普通的大众才是真正的衣食父母。
同时有关部门需要加大房地产领域相关信息的披露,提高透明度,防止开发商借助垄断的信息资源混淆视听、哄抬房价。(谢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