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语】
距离上个世纪的大规模住房制度改革十多年后,中国的房地产发展战略,终于开始从产业政策向公共政策回归,保障类住房再次成为聚光灯下的宠儿。
这一次为“天下为公”打头阵的,依旧是此前颇寄厚望也颇多争议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这两大类保障类住房产品。同时,各地衍生出来的配套商品房、公共租屋、周转住房也在百花齐放。
然而,我国住房结构的深层次矛盾依旧问题重重,量化指标、金融保障、流程管理、进入和退出机制也依旧是发展保障类住房的众多掣肘。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经历了漫长的夏季,时至楼市调控中局,住房保障政策已出,却引来争议无数。政策落实,仍旧是问题重重。
瓶颈一
地方头疼的70%量化指标
9月底,国务院组织对11个代表地区的房地产调控效果进行大摸底。据悉,北京等城市相关房地产管理部门已经将调控工作情况上报,带头提出70%的土地供给用于包括经济适用房在内的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有一定难度”。
6月以来,保障类住房应该建多少的问题,一直处于激烈讨论中。而且政策已出,落实效果却差强人意。先看规划公布情况,原本应在9月底前公布的城市住房建设规划,全国除深圳、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一、二线城市外,多数城市规划难产。
另外,对于保障类住房需求的总量如何计算,说法不一。此前有相关政府人士称,各保障类住房的总量应满足80%居住需求。对此,上海一些专家称,每个城市的消费结构不同,统一划定比例并不适宜。北京此次向国务院汇报的情况也称,因这一类消费群体的需求底数并不清楚,且进入退出机制也需要深入研究和确定。
瓶颈二
保障建设资金从何来?
在此轮新政中,对保障类住房的资金来源给出了几条明确的线索,比如:财政部等三部委要求,未来各地政府需拿出土地出让净收益的5%,设立专项账户用于城镇廉租房建设;全国40%公积金增值收益缴入国库,并设立专户用于廉租房建设。
但是,相关人士还是不认为这些资金足以支持庞大的保障类住房开支!白式鹄丛床唤鲇Υ油恋爻鋈媒鹬刑崛,还应该有更多渠道,比如银行的低息或无息贷款,比如政府的其它财政补贴,开发商的税费优惠,甚至可以考虑通过政府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将出租型保障类物业放到资本市场融资!鄙虾R晃环康夭冶硎。
保障类住房建设金融体系还远未完善成熟,这或许将是导致这一类住房“有令难行”的重要原因。
[1] [2] [3] [4] [下一页]